把時間當作朋友。第三章 通過管理時間和時間作朋友講到如何更好的和時間成為朋友,接下里我們一起來學習分享方法。
第一 精確感知時間 (記錄事件+時間)
這里講到作者有記錄事件的習慣,每做完一件事情都會記錄下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知道自己一個月,或者一年都做了什么,哪些是有意義的事情,但是當他看了奇特的一生寫的記錄事件+時間這個方法的時候,忽然發現,這種記錄更神奇,能讓他感知到時間的可貴。
就這樣,作者也利用了這種方法,開始用筆和紙張記錄自己每做一件事情,所花費的時間,這種方法,給他感知到 每做一件事情目標的可行性,達到高效率完成任務。避免焦慮行為的出現。
說到這個方法,我也感覺是這么回事,就比如我每天寫手賬日記,我的最初目的,也是不記錄下每天我做了些什么事情,應該要完成的事情。有了這些記錄,才會有周總結,月總結,季度總結,年總結。一年,二年,三年...這樣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標是否有沒有完成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談到時間,這里,我們就忽略了,沒有記錄上去,也不知道,做一件事情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不能更加精確感知時間用了多少。真的是沒有把它朋友啊。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是這樣呢?如果是,可以用文中提供 方法開始記錄自己的每天所花費的時間。所需要使用的工具 只要一本筆記本和紙張或者app記錄也可以。
這里分享幾個記錄時間的app 比如 ihour aTimelogger 都是記錄時間的軟件。
第二 記錄時間的開銷
這個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想我們平時理財記賬一樣,定在了你計劃表里的事情,就將時間記錄下來,如實記錄。只要自己看的懂就可以。記錄好之后,每一周就統計一次,看自己所花費的時間是多少,日積月累,經過分析,統計,大概知道自己的做一件事情的時間,才能更好的給時間做預算。這個就是記錄時間的一個作用。
第三 制作時間預算,列出列表清單
接下來,我將假定你已經養成了第一個良好的習慣:每天記錄你的時間開銷。如果你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那么,第二個良好的習慣就幾乎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了。這個良好的習慣是:
每天制作你的時間預算。
在開始一天的活動之前,花費15至30分鐘仔細制作你當天的時間預算絕對是特別劃算的,正如另外一段“陳詞濫調”所說的那樣——磨刀不誤砍柴工。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個列表,把你今天需要做的事情羅列出來。為了表達方便,以后我們把這些列表中的事情稱為“任務”。
那知道每天的任務了,我們有該怎么做呢,每天我們可能有很多事情需要做的,那是不是全部都要記錄呢。如果全部記錄下來,比如去下洗手間也要記錄,那就沒有多大意義了,我們應該學會選擇,把每天任務區分 重要和一般,不重要。重要的優先列出,優先完成。而判斷任務是否重要的標準,就是這件事對你的目標達成是否確實有益。這樣做出來的列表就很明確看到自己一天中,需要完成的重要事情。可以相對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
我們標記了之后,就可以明確列出自己每天的任務。列出后不忘記錄花費的時間。
列出列表清單
這個方法可以讓你每天不忘記需要做哪些事情。更有效率的完成。就很簡單的一個生活列子,我們有時候經常會去超市的時候,面對滿目琳瑯的商品,看似什么都缺,每次去都是購物車滿滿的,買回來之后,發現家里其實也還有,又買了看似需要,實則沒有什么用處。如果你有每次購物列清單的習慣,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也不會浪費時間和浪費金錢。
第四 實踐才能出真知
以上的方法,都需要自己行動,根據自己的時間情況,行動了,這種能力習慣才是屬于自己。你才能真真正和時間做朋友。
時間,也是我們的朋友。咱們都要懂得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