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15.10.17 ? 8:00-9:00 ?17:00-19:00
閱讀書本:《如何閱讀一本書》
閱讀目標:學習閱讀方法,重點是了解分析閱讀的規則
閱讀進度: 第二篇,p55-p147
讀書方法:采用粗讀的方法,并有意識利用形象記憶法記憶這些規則
讀書摘要:
分析閱讀的三階段:
一、 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么的規則--這本書大體上來說是在談些什么?
(1)依照書的種類與主題來分類。--這部分內容讀的很費勁。
(2)使用最簡短的文字說明整本書在談些什么。
(3)將主要部分按順序與關聯性列舉出來。將全書的大綱列舉出來,并將各個部分的大綱也列出來。
(4)確定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二、 分析閱讀的第二階段:診釋一本書的內容規則--這本書詳細的內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寫出來的?
(5)診釋作者的關鍵字,與他達成共識。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論述是什么,從內容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再重新架構出來。
(8)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沒解決的。再判斷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沒解決的問題。
三、 分析閱讀的第三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的規則--這是真實的嗎?有意義嗎?
A.智慧禮節的一般規則
(9)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在你說出:“我讀懂了!”之前,不要說你同意、不同意或暫緩評論。)
(10)不要爭強好勝,非辯到底不可。
(11)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要能證明自己區別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
B.批評觀點的特別標準
(12)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13)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14)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15)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閱讀心得及實踐計劃:這部分內容是我不熟悉的領域,讀起來有些費勁。今天的閱讀基本都是這本書,除了上面所說的整塊時間,零星的時間也中讀這本書,原本計劃讀完第二篇的,太疲勞了,剩下一章沒讀。這部分內容大概是可以讀懂的。讀完以后印象不深,第十一章后面給出了分析閱讀的總結,看到這個總結,我有意識去用導圖鉤勒出分析閱讀三階段,有些抽象的地方也進行了具體形象的轉換,但是沒有沒有動手去畫下來。與我家先生散步的時候,把今天閱讀的這部分內容用我自己的語言講給他聽。第三個階段中的(11)和(15)忘記了,而且這兩條的具體含義和內容也不記得了。看來通讀的時候不能一定要動手做筆記。這本書讀完后,我會作一張思維導圖的。
關于分析閱讀,平時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用到其中的一些規則,當然都是無意識使用的,也沒有形成固定的形式,所以閱讀效率不高。今后會依照這些規則,形成固定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