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主講:李亞慶老師,四川省心理咨詢師協會會員;四川省性教育協會優秀先進個人;成都市心理咨詢行業協會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專委會常務秘書長;首都師范大學兒童心理發展與健康方向碩士。
兒童不同年齡段的心理成長
李老師將認知、情緒、行為作為6-12歲兒童成長的非常重要的環節,然后進行分年齡段進行舉例說明。
1-2年級:認知發展水平較低;情緒占主要;初步發現個體差異;入學適應。舉例:不同的學校。
3-4年級:認知發展提升;情緒發展豐富;自我提前發展:“獨立”、說話謹慎。舉例:胖胖小女孩。
5- 6年級:“成年”;自我意識在小學階段的高峰;大腦儲備;避其鋒芒、尊重。舉例:不能吃糖的男孩。
兒童發展與需求
在小學階段,老師應當鼓勵孩子、激發孩子們去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再在學生的想象過程中引導學生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培養孩子的發散性、創造性思維。小學生的心理需求不僅具有其一般性,還具有其特殊性。因此,作為“大人”的我們,無論是孩子們的家長還是學校的老師,都應該時刻關注著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根據孩子們的具體需求,幫助引導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師心理健康
感謝李老師,在課堂中能考慮到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為我們老師帶來的壓力,讓我們老師在教育、疏導學生心理的同時不要忘記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健康,要學會用1.非全能、找能力、找資源、學技巧、學習心理學來為自己解壓。還為我們推薦了適合我們閱讀的三本書:《心理學和生活》《發展心理學》《兒童心理學手冊》。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說應該占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甚至比語文數學還要重要,因為一個人的心理可以決定將來要形成的生活道路。
學生處于成長階段,個人心理尚不成熟,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輔導,個人很容易受環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給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因素,為將來一些不良心理埋下了禍根。李老師詳實的講述和有趣的親身經歷的故事,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孩子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發展,更便于我們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有針對性的進行適應學生的教育。針對問題進行健康向上的心理方面的教育。在學生心理處于成長和成型階段,讓他們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他們健全的人格,塑造其將來,不怕困難,積極樂觀,團結向上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