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年華遇見你,不負余生
初遇你,是在綠皮火車上,當火車駛過長江大橋后,我看見了你,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六秒時間,但我還是將你模糊的外形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
從小便聞三大名樓之一的你,在學習崔顥的《黃鶴樓》中“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而這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據(jù)說,詩仙李白登上黃鶴樓,遠山近水,感觸傷懷,詩興起發(fā),磨得墨濃,蘸得筆飽,正欲揮毫題詩,卻看見了崔顥的《黃鶴樓》,朗讀一遍,連聲說好,然后擱下了筆,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從此,崔顥題詩,李白擱筆。”這句話便被流傳下來了。
正式會晤就是上個星期了,約上同窗好友,趁天氣正好,走入公園大門,剛進門遠遠望不見你的身影,曾一度懷疑是不是不在這里,只好催促好友快馬加鞭隨人流向上走去。
走過林間小道,忽見一樓閣,看那矮矮小小,人群稀稀落落,不由得一陣沮喪,黃鶴樓怎么就是這樣呢?心里落差極大,走到正門,抬頭見“白云閣”三個大字,心中不悅一掃而空,或許那就是急不可耐想要見到黃鶴樓的心情吧!在白云閣的樓道里終于見到了日思月想的你。
終于第一次認認真真的欣賞到了,你一個人矗立在長江邊上,旁邊的一切樓房在你的眼中都像是才出生的孩子,你像一位長者一樣看著長江水一天天向西流去,歲月更迭,而你只是無聲的將在這一切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我似乎從你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這一印記。
慢慢的走近,走近,終于走到你的門口,這一切似乎有點不太真實,但又確實是實實在在正在發(fā)生著的,你的威嚴和高大在這一刻終于在我的心里烙印下深深的印記,我也能抬起胸膛,向他人介紹你了,因為我見到你了。
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shè)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云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所以一進入樓內(nèi),飛舞的黃鶴被栩栩如生的雕刻在金色的墻壁,顯得格外耀眼,縱青春易逝,在最好的年紀遇見你便是我這一年最好的福氣。
登臨樓頂,才真正體會到“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心境,所有的一切瑣事,人世間一切煩惱在這里將會被沖散的無影無蹤。
縱千般不舍,隨夜色降臨,我也只好與你依依惜別。
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路過小巷,再次瞥見黃鶴樓夜景,急忙剎住腳步,駐足癡望,愿下次的再次相遇。
晚安,黃鶴樓。
愿你如今晚燈火輝煌,愿你常駐長江江畔。
望向過去,望向未來,等待像你我一樣的有緣人,慕名而來,偕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