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次分手,我就知道我自帶愛情絕緣體。
我有過兩次短暫的正式的愛情,真的很短,第一段4個月不到,第二段3個月不到。加起來也不夠一年的時間。在我漫長的26歲青春里,春心從很早就萌動了,但是,戰績略慘淡。
曾經失戀或者單戀或者暗戀的時候,我總是文藝大神各種附體加代言,那文筆和才情,那為賦新詞強說愁和離愛不能活的酸勁兒,讓我至今都頗為崇拜。然而,現在統統木有了!現在失戀,我覺得天都明亮許多,空氣也清新不少,但是,畢竟分手了么,我覺得還是要寫一點東西來紀念一下下的,可是,我那顆心真的,不起波瀾啊。當初趴圖書館里去寫那失戀的心情的悲催小模樣如今看來簡直就是文藝女神的模樣啊。再怎樣也是當初。無憂年少,全身心去赴一場愛情的盛宴,當然記憶最深刻,也最走心。因為最走心的愛戀,最純粹的愛戀,最容易發生在普通人未成熟期。所以,我說我成熟了,且自帶愛情絕緣體來著。
我唯一的人生觀:面包最重要,工作比愛情重要
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再也不會隨時拿著手機等男票的消息,哦,我現在也隨時拿著手機等消息,不過是等領導的消息。男票的事情沒有我的工作重要,男票的消息沒有工作的回饋重要,男票的約會沒有工作的安排重要,總而言之,在我安頓好生活之前,我的工作比感情重要。好像發現了我單身的原因,不,愛情短命的原因。唯有糧倉充裕,才會有精神生活的需求。當然,糧倉得是自己一鋤一禾奮斗來的,得能心安理得署上自己的尊名才是。
我的愛情觀之一:情感博弈,勢均力敵
之前看過一個社會實驗,邀請了50名男子和50名女子一起,每個人背后都貼了一張卡片,上面的數字從50分到1分不等,每個人都能看到其他人的數字,但是并不知道自己的數字,工作人員讓他們各自找搭檔。最后的結果是,雖然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數字是多少,但是,每個人找的搭檔的數字與自己的相差無幾。
所以說,感情講究的是勢均力敵。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對每個人都進行一個精準的打分,但是無形中還是會對自己與別人的條件進行估值。同一價值范圍內的兩個人有更大幾率結成夫妻。
但是有更多的情況是,眼光高于實力。你看不上同一價值范圍內的異性,但也不被更高價值層的人所接受。我就是這么一種情況。從一開始被介紹相親,我的相親對象質量越來越差。因為在農村人眼里,對女孩兒來說,年齡、外表與家庭就是這個女孩兒所有的籌碼。我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一點點貶值。所以,我拒絕了老家所有的相親。因為不對等。雖然這些社會條件可能是般配的,但眼光、學識、情商這些內在的東西是不對等的。我無法在婚后漫長歲月里,享受與另一半酣暢淋漓又勢均力敵的博弈。如此,人生何妨孤獨?
我的愛情觀之二:愛情如玉,可遇而不可求
人都說,好玉買不來,求不來,只能在合適的時機遇上。所以懂玉的人對玉的追求從來不說買,而是遇。遇,講究的是緣分,是契機,是一份玄而又玄的命中注定。合適的另一半,正如合適自己的玉,脾性習慣,乃至外表,都是相得益彰,更是相生相養的。所以,我更愿意等待,愿意在茫茫人海中去遇見他。女孩兒都想在自己最好的年華里遇見他,共同見證青蔥歲月里最美麗的樣子,這樣共度一生才有力氣。但是,就那么短短幾年,有些人運氣就是不好,遇不到怎么辦?將就?那是對彼此辜負。情愿一人漂浮,不愿蠅營狗茍于一段不對等的無愛婚姻里。我所理解的最悲慘的人物關系就是:兩個人彼此不愛,卻又沒勇氣單身,勉強湊合,終成怨侶。
期許最恰如其分的愛情。他來之前,凡塵中努力修煉,他來之后,肩并肩手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