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一起讀的書友,尤其是三年來一直堅持給大家提供服務的志愿者們,對“一起讀·讀書會”下一段是不是要做些這樣、那樣的事情提出了不少建議。最近這些日子,“一起讀”開始繳納2016年的費用,繳納情況的不盡人意,更是令一些熱心的書友們印證且加深了他們的擔憂:一是三年了,新鮮感過去了,人們疲倦了,會不會心就散了,把讀書會也弄散了?二是三年來各種形式的讀書會,讀書活動發展很快,一些讀書會規模快速變大,書友們多有分出時間和精力參加進去,甚至參與發起成為那些活動的主要推動者,書友們感到“一起讀·讀書會”是不是在浪費資源,錯失發展的機會?
? ?面對這些問題,我對原有考量再思考,也和書友們有不少面對面的交流。這兩日覺得也有和書友們說說的沖動。想說說看,一次說不完就多說幾次,也許可以成為我們這次深圳線下活動的一個專題。
? ?第一組問題——“一起讀·讀書會”的“初心”有哪些?2014年以來做了哪些調整?還要不要調整?如何調整?
? ?一、“一起讀”的“初心”和“冬天”生存
1、做一個開發和運維各類讀書活動的“一起讀·讀書會”,讀書會是做公益的自治組織,會員主要是企業家,他們出資、出力,公益開發讀書活動,派出項目的執行經理和財務經理發起和運營這些項目;
2、“一起讀·讀書會”主要開發和運營三個類型的讀書項目:
A、需要訓練才能讀好的“書”。如我們最先推動的“羅伯特議事規則”的學習和訓練。第一個班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在袁天鵬老師的領讀輔導下按計劃完成了學習訓練任務。不出意外,環境允許,今年我們將開辦第二個“蘿卜”班,此類項目還會做的是網上社群、新型社區如何實現自治的技術的學習與訓練等。
B、需要專家幫助彼此鼓勵才能讀好的“經典”。如我們在韋森老師、馮克利老師的領讀輔導下已經讀完哈耶克的《通往奴隸之路》、《自由憲章》和《致命的自負》,王建勛老師領讀輔導下讀的《聯邦人文集》和即將開始的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這類“經典”項目我們實際上可以同時開辦幾個,已經完成的項目,由于已經有了很好的積累,可以開辦類似“哈耶克補課”的項目。
C、帶著一個或一組在成員(不超過10人)中有共識問題,持續若干年的閱讀、思考和討論。這個類型的項目目前還在開發中,其多方努力在2013-2016年四個年頭里未曾停止過。
3、“初心”如此,需要澄清的幾個問題:
A、“一起讀·讀書會”的成員不是現在交1000元人民幣的書友。
? ?“一起讀·讀書會”的成員是開發、運營讀書項目的人。這些人還沒有完成“一起讀·讀書會”完整意義上的組建,就遇上了“冬天”。我作為讀書會的主要發起人,一方面不愿意讓當時一起籌備的幾十個企業人為難,又不接受一起讀死掉,于是,我一方面擱置了由我負責的“一起讀·讀書會”在2014年初正式完成組建的任務,另一方面以一起讀項目經理的名義在2014年3月啟動了“一起讀·哈耶克”的項目。2015年該項目完成后,又相繼啟動了《聯邦黨人文集》和2016的《論美國的民主》。我的想法是,如果“一起讀·讀書會”有什么事兒就是我一個人的事兒,與他人無關;如果“冬天”過去了,我承擔“擱置”的責任,重新啟動組建。2014年以來,用這個法子保著“一起讀·讀書會”不死,把重新啟動的所有條件冷藏在了讀書會的群里。
B、交了1000元人民幣的是參加我以“一起讀·讀書會”的名義運作的項目“一起讀·哈耶克”、“一起讀·《聯邦黨人文集》”、“一起讀·《論美國的民主》”的書友。收到的錢用于支付領讀老師和講座老師的補貼。給“一起讀”講課的老師無一不是揣著公益心來的,我們給的僅僅是報銷費用、有限補貼而已。“一起讀”項目開發的費用應該說是我自己支付的,“一起讀”的運營維護是一批志愿者自帶“干糧”,長期支持的,他們從未領過一分錢的補貼,報銷過任何一筆費用。其實,他們中的一些人收入不高,生活還要算是拮據,為著一份“一起讀”志愿者的榮譽一直拒絕補貼。另外,我也知道,一部分書友的繳費和捐助,并不是具體參加了某個項目,也是為了“一起讀·讀書會”不要黃了,不能斷了。從2012年到2016年,一起讀的讀書活動里凝聚了很多很多參與其中的書友的心血、情誼。沉甸甸的。
C、“一起讀·讀書會”過去、今天、未來,都不會有秘密,有不可以告人、示人的秘密。我們想做的事情就是能夠開發出好的讀書項目,把我們能夠運營的讀書項目做好。我們的愿景是“一起讀”開發的讀書項目、積累的經驗、資源,形成的能力可以支持各方做讀書會的朋友;“一起讀”運維的讀書項目可以惠及到更多的書友。作為當時的主發起人,我無心發展組織,把“一起讀”做到多大的規模;也無心把“一起讀”做成盈利項目,包括現在人們追捧的社會企業。“一起讀”會一直專心做上面說的三類項目,與此無關的不做。
二、“一起讀·讀書會”可能做出的調整和做法
1、已經具備條件的今年辦
A、經典閱讀《論美國的民主》項目從6月5日開始將有10天的擴大招生,希望得到一起讀書房、大講堂的書友們的有力支持,具體做法就是把我們的“尋找新書友”的文件包,在這個時間段上,發到各自的朋友圈里去。《論美國的民主》已經開始了,我們會將前15天的安排必要時重復一次(6月15日進來的新書友超過30個),等等新同學。
B、啟動社群自治技術的學習與訓練項目開發,開發周期100天,完成課件定型、培訓基地建設和第一期招生。
C、加強哈耶克補課群的支持工作,推動向模式化的轉化。
2、做好準備“春天”啟動
適時啟動“蘿卜”二期和“一起讀·讀書會”的正式組建。
? ?第二組問題,“一起讀·讀書會”的價值訴求是什么?因此而要什么?不要什么?這些問題誰說了算呢?
1、“一起讀·讀書會”的價值訴求是以“在一起”的方式,在人們的閱讀、訓練和思考中,為降低深度進入,持續堅持的難度提供幫助。
2、因此,重視人們用我們創造的方式方法,運作模式一起閱讀、思考、訓練超過對實際和我們在一起讀書的人數;重視參與“一起讀”開發項目的人數會超過為“一起讀”發展會員(“一起讀”的會員的活不好干,只有付出沒有利益,都是自己來的,招不來也找不來,只會找上來)。
3、因此,“一起讀”歡迎圍觀,愿意“看幾眼”都行,我們把書房、課堂當一個愿意參與、有可能參與的社群看待。愿意參與開發項目、參與運營項目的,愿意參加閱讀、思考和訓練的、愿意有精力就看幾眼的,都在我們精心維護的社群里。
4、“春風”吹來之前,當“一起讀”還在這么漫長的一個籌備期里,王瑛作為主發起人承擔責任,因此嘴比較大。但是,“一起讀”確實不是我一個人的,我會和大家商量;但是,冬天里決定我一個人做,責任我一個人負。敬請原諒。
三、最新閱讀計劃(2016年6月—2017年3月)
閱讀書目:《論美國的民主》(上下兩卷)
導師:王建勛
《論美國的民主》是一部研究自由與民主的經典著作。作者托克維爾是一位法國貴族,在美國考察了九個月之后寫就此書,遂引起巨大轟動。托克維爾非凡的洞察力及其對民主的復雜而精深的理解,使得這本著作備受推崇、經久不衰。若想要對自由和民主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此書不可不讀。這部著作的中譯本頗多,質量參差不齊,我們選用的是由董果良先生翻譯并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版本。
我們初步計劃用九個月的時間閱讀《論美國的民主》,具體安排如下:
2016年6月:閱讀上卷第一部分第一至五章。閱讀提要:前三章主要從美國的自然條件,以及英裔美國人的起源和社會特性角度,進行鋪墊性的論述,第四章提出了人民主權原則,第五章則用大量的篇幅論述了新英格蘭的鄉鎮自治,并指出這奠定了美國民主的基礎。重點是第五章。
2016年7月:閱讀上卷第一部分第六至八章。閱讀提要:第六章討論美國的司法權,并和英國、法國進行了比較,強調了司法審查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是對美國的彈劾制度進行了研究,而第八章則對聯邦憲法的基本原則和特征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分析了其利弊得失以及對其他國家的借鑒意義。重點是第八章。
2016年8月:閱讀上卷第二部分第一至五章。閱讀提要:前四章分別對主權在民、政黨、新聞出版自由和政治結社進行了扼要的討論,第五章則對美國民主治理的特性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分析了行政官員的職權、公共開支、腐敗以及外交事務等。每一章都很重要。
2016年9月:閱讀上卷第二部分第六至八章。閱讀提要:這三章致力于探究民主的利弊得失,提出并剖析了多數暴政的命題,最后討論了在美國哪些因素幫助削弱了多數的暴政。每一章都很重要。
2016年10月:閱讀上卷第二部分第九至十章。閱讀提要:第九章可以被看作是對上卷的一個總結,重申了本書的分析框架,強調了民情的重要性。第十章則轉向了對美國三個不同種族命運的考察,深入分析了奴隸制的潛在威脅。重點是第九章。
2016年11月:閱讀下卷第一部分(共二十一章)。閱讀提要:這一部分主要分析民主對智力活動和知識界的影響,考察了民主在哲學、宗教、科學、文學、歷史等領域的作用,提出了一些頗為新穎的看法。重點是第一至八章。
2016年12月:閱讀下卷第二部分(共二十章)。閱讀提要:這一部分旨在研究民主對美國人情感的影響,尤其是對平等、個人主義以及恰當理解的自利等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洞見迭出。重點是第一至九章。
2017年1月:閱讀下卷第三部分(共二十六章)。閱讀提要:本部分詳細考察了民主對民情的影響,涉及的主題十分廣泛,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到工資、家庭,從男女平等到精神面貌再到軍隊和戰爭等。重點是第一至四章。
2017年2月:春節放假。
2017年3月:閱讀下卷第四部分(共八章)。閱讀提要:最后一部分探究的是民主思想對政治觀念和制度的影響,詳細分析了為何民主國家容易導致中央集權的緣由。每一章都很重要。
四、如何加入“一起讀·讀書會”
如果想加入“一起讀·讀書會”,請加聯系人:許丹丹(微信號:xudd03),注明“加入一起讀”即可。
期待您和我們一起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