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之文化,生生不息,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五千年文化的薪火相傳,為華夏兒女留下了燦如星河的寶貴文化財富。要想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大放異彩,我們應當主動肩負起新時代文化使命,當好傳統文化“保護者”,守好中華文脈,推動優秀文化在新時代迸發出新活力,在民族復興之海“揚帆起航”。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古往今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文明的韌性成就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延續至今,中華文明的韌性支撐著這座華夏大廈屹立不倒,在未來強盛之路上破浪前行。我們要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5000多年發展史,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深刻領會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并從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自身崗位,牢牢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自覺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踐行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從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固本培元,守正創新,用先進思想文化引領新風尚。如今,互聯網日益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能、維護安全的新領域、文明互鑒的新平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既是回答時代課題的必然選擇,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呼聲。我們要以正確的輿論正面引導,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加強法律規范,并通過不斷完善法治保障,健全體制機制,創新方法手段等方式,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凝聚正氣,弘揚新風,用先進思想文化引領網絡文明新風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網絡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履行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推行者”的職責,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不斷深化對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把握好網絡時代的“時”與“勢”,持續加快網絡文明建設,更好擔負起文明傳承發展的使命,并結合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鞏固共建共享美好精神家園的新風尚,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