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法完全避免沖突,也很難改變別人在沖突中的表現。但,你能改變自己的表現。
通過提升溝通能力(轉換沖動的表達方式),化解生活中的大小沖突,17條處理交際困境的原則,幫助我們走出攻擊與反擊的循環,以更為優雅和更具技巧性的方法化解沖突。
把沖突當作一種機遇,用來實踐自己解決沖突的能力。
Principle 6
正向原則:區分確認和同意
反向原則:覺得確認便代表同意。拒絕確認。
即便你完全不贊同對方所說的話,你也可以確認他的立場或思維方式。首先要讓對方知道,你準確地接收到了他傳遞的信息,然后,你們就可以開始討論了。
確認意味著讓別人知道你已經聽清楚了他們的立場,但并不表明你贊同。你表明確認的話語越簡單,陷入無用的二次沖突的可能性就越小。
區分確認和同意是將別人的想法與我們自己的反應解綁的一種方法。
例如:
1、我不認為我們應該租下這套公寓,我們負擔不起這么多的租金。
無確認的回應:沒事,別總是擔心。
有確認的回應:所以,你認為這么多租金目前對我們來說太貴了,對嗎?
2、我不希望這些孩子在我的地盤上走來走去。
無確認的回應:你的問題是什么,你不喜歡孩子?他們沒有破話任何東西,這只是草地。
有確認的回應:好吧,你不喜歡孩子們穿過這里。是他們經過時做了什么,還是你只是單純地不希望他們出現在你的地盤上?
一種練習方法:確認但不表示同意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周圍總是出現同性戀者。他們不應該出現在教師或神職人員的隊伍中。
可以這樣確認:
聽起來是這樣,如果你的孩子們和同性戀者接觸,你會覺得不舒服,尤其是在他們作為孩子的教導者的情況下,是這樣嗎?你在擔心什么?
Principle 7
正向原則:避免在聆聽過程中提建議
反向原則:提出建議,而非聆聽
即便你完全出于善意,在沖突的過程中給出的建議也可能是無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提出建議可能會被視為一種表明不想再聽下去的行為,一種試圖操控或“糾正”對方的方法,或一種貶低對方需求的行為。
不要試圖糾正對方或對其提出建議,問一些問題來幫助他把事情攤開在大家面前。
Principle 8
正向原則:區分評價和觀察結論
反向原則:評判別人。試圖將自己的評價當做觀察結論。
在沖突中,我們的評價往往會激發對方的防御意識,并阻礙我們接收重要信息。
評價:你總是遲到。→ 觀察結論:你來遲了,沒趕上我們的最后三個會議。
評價:你太不負責了,我無法相信你。→ 觀察結論:我們說好的,你會在10點之前回家,現在11點了。
避免對別人說他們“怎么樣”,而是說出他們的行為對你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抑制自己想要評價對方意圖或或性格的沖動,你要做的是說出你觀察和體會到的東西。找一種方式清晰地表明為什么這種情況讓你感到生氣,把生氣的力氣拿來準確地表述對方的行為對你產生的影響及其中的原因。
不要用控訴、責備或貼標簽等方式給對方下定論,這樣,你才能為雙方都留有余地,避免進入攻擊-防衛的思維定式。
Principle 9
正向原則:驗證自己的假設
反向原則:未經驗證便按照自己的假設行事。
我們常常假裝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意圖和性格。頻繁地根據我們的假設行事,加之常常有選擇地聆聽,只關注那些支持我們觀點的信息,使得我們對自己的假設更加堅定。然而,很多情況下,我們的假設都是錯的。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亂和痛苦,不要依賴你的假設——要對它們進行驗證。找出事實的真相。當發現自己的假設是錯的時,放棄它們。
Principle 10
正向原則:在困境中培養好奇心。
反向原則:選定某種死板的立場,且不愿嘗試去理解其他觀點。
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好奇心是一種技能。這種技能需要練習。它讓你在感覺到憤怒和恐懼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問出這樣的問題:究竟怎么了?有什么是我還沒搞明白的嗎?
強烈而持久的好奇心能夠帶來改變,它能讓我們看到蘊含在沖突深處的可能性,培養面對我們不喜歡、恐懼或不贊同的東西的意愿和能力。
當你忍不住想要用“因為他是個混蛋”這樣的話做出回應時,抑制你的沖動。換種方式,先深吸一口氣,再呼氣,然后選擇一種好奇的心態。
Principle 11
正向原則:相信有效對話是可能的,即便當前看似不太可能。
反向原則:認為有效對話是不可能的。
即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我們也有可能進行有效對話。即便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錯漏百出、頻頻失策,也能夠通過發揮自我糾正的能力,去選擇一條讓事情朝著設想的方向前進的道路。
想一想,在沖突中,究竟是什么妨礙了有效對話。
如果阻礙是:角色不明
解決辦法是:確定你們需要做哪些決定,以及該由誰來做這些決定。
如果阻礙是:有人絲毫不讓步
解決辦法是:將談話從行動計劃層面轉向需求層面。看看你是否明白對對方而言什么更重要,同時,確保你已經表明自己的利益訴求。
如果阻礙是:沖突的信念
解決辦法是:展開更廣泛的對話。詢問對方的經歷,以及這樣的經歷如何造就了他們的信念。
如果阻礙是:沖突來自群體同一性
解決辦法是:區別對待忠誠與沖突,鼓勵好奇心。
如果阻礙是:害怕丟臉
解決辦法是:為改變方向留出余地
如果阻礙是:揮之不去的不信任
解決辦法是:將可驗證的保證變成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