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聊上買了劉媛媛的《普通人快速崛起的31堂修煉課》,上周五上了她的一節關于克服拖延癥的課,我覺得挺有用的,分享給大家。
拖延癥這個病跟癌癥一樣,特別難治療,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就是一個不治之癥,從小到大都沒有改正過,同時它又像感冒一樣,每個人都患有這個病,普及率非常高,所以很多年了很多人都跟拖延作斗爭,但是從來都沒有勝利過。
拖延是怎么發生的呢?當我們手上有一個工作任務的時候,如果時間比較充裕,告訴自己現在可以不開始,就這樣一直拖到快要到截止日期的那一天,倉促地開始工作,倉促地完成任務。這時候你會獲得一種感覺,第一你會很爽,因為你終于完成了,而且在這么短的時間集中完成了,另外一種感覺你會非常內疚,因為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質量如何呢,可能是合格的,但是基本上是沒有特別優秀的,所以你爽的同時伴隨著一絲內疚,然后你內疚完之后。你還是會陷入這個怪圈,剛開始來得及可以不開始,從焦慮到恐慌到不行倉促開始,倉促開始之后以低質量的方式完成陷入一個又很爽又很內疚的方式開始,這個怪圈不停地在你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地發生,拖延帶來壞的結果是無數次倉促而勉強地完成自己工作之后,會讓你陷入一個永遠平庸的人生。
為什么我們不能及時開始呢?有五個原因
1.對完成的任務不自信,恐懼
2.由于太自信給自己規劃了太多的任務
3.由于沒有截止時間等原因以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去努力
4.任務比較復雜,沒有頭緒,無從下手
5.會選擇其他應該做的事情替代本要完成的任務,并且毫無負罪感
找到不能及時開始的原因了,接下來我們要怎么做呢?
1.做一個絕對完得成的小計劃
不要脫離實際做自己完不成的計劃,以自己以往的工作和學習習慣為標準,做一個絕對完得成的小計劃,一來,完成后可以增加成就感,而來累積的工作時長會比拖延之后倉促開始要多
2.給任務做一個重要性排序
目的:避免用不重要的任務或者其他應該做的事情去替代真正重要的任務
3.拆解任務/為要做的任務列明步驟
不想做的時候,可以選擇喜歡的部分開始,從擅長的部分開始,從能做的部分開始
4.做的再差也比不做強
偉大的作品都曾有個糟糕的第一稿
5.只做這些就夠了
一定要給任務一個結束點
6.做任務時的兩個不能
(1)不能模糊:以后一定要多讀書
(2)不能高估:以后一定要每天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