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1-言傳不如身教
大家好,歡迎做客知行讀書圈,這是一個講知和行的讀書圈,今天我們來學(xué)習(xí)《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作者是菲利帕.佩里,這本書上市即空降《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榜冠軍,亞馬遜暢銷榜總榜第2名。長踞家教育兒、兒童心理學(xué)榜首。下面我們進入這本書。
在第一章作者講到言傳不如身教,言傳就是通過語言達到溝通,身教是父母的行為,情緒,和父母本身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
我有一個女兒,我給她講卷子的時候,一旦情緒上來經(jīng)常大喊大叫,講了一遍又一遍,甚至直接把正確答案告訴她,她都不會,我問女兒,我不是已經(jīng)把答案告訴你了嗎?她還是說不知道?,F(xiàn)在想來,她可能把她的心思都放在了我的情緒上,我在憤怒,她在憤怒,但是她不敢說,只能默默忍受。所以說,身教要比言傳更重要。
不只是父母的行為和情緒能影響孩子,而父母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因為這些經(jīng)歷已經(jīng)深入到父母的潛意識之中,不容易發(fā)覺,在不知不覺中對你和孩子產(chǎn)生影響。泰伊是一個慈祥母親也是一位深資的心理咨詢師,他有一次帶女兒去玩的時候,女兒在一個攀爬架上玩,對母親說我下不來,請你幫幫我,而泰伊完全沒有理會她,直接憤怒的喊道:你自己下來!雖然女兒最終是自己下來了,但是明顯的是她感到很委屈。又一段時間后,泰伊領(lǐng)著女兒到一個公園玩攀爬架的時候,她突然意識到,上次她做的不對,這次并沒有大喊大叫,而是告訴女兒應(yīng)該怎么做,這只腳放到哪,那只手放到哪,女兒順利的爬了下來,然后她又向女兒道歉,說上一次我并不是在生你的氣,而是在生你外婆的氣,當(dāng)年我爬攀爬架的時候,你外婆把我當(dāng)公主一樣保護,讓我感覺我沒有能力做到這些事情,所以我感覺到很憤怒。所以有些情緒往往不是針對孩子的行為,而是孩子的這些行為,刺激到了你童年的某些回憶,而這些回憶已經(jīng)深深的烙印在你的潛意識之中。
有些人不愿意回憶起童年,從心理學(xué)上來說,他是刻意的與童年保持距離,也許他童年時候過得并不幸福。當(dāng)我們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往往不是去試圖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發(fā)飆,或陷入沮喪,或開始恐慌。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那該怎么辦呢?
首先,當(dāng)你要發(fā)脾氣的時候,請先深呼吸,或者數(shù)秒。只要你給自己3秒鐘的時候,你基本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其次,就要問問自己,真的只有發(fā)脾氣這一個方法嗎?我是被自己的潛意識影響了嗎?
最后,想想用委婉的話術(shù),解決問題。
只要堅持這樣做,你給孩子的印象會越來越好。
我們平時也可以自我總結(jié)一下,問問你自己,孩子的哪些行為讓你產(chǎn)生最強烈的負面反應(yīng)。你小時候出現(xiàn)同樣的行為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慢慢的你就能打斷這種潛意識了。
下面我們說一下負面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內(nèi)在的負面聲音,除了會引導(dǎo)孩子做出有害的判斷以外,還會放大低落的情緒,打擊信心,使我們感到自己樣樣不如人。如果你希望孩子擁有幸福快樂的能力,記住,你的自我批評可能是妨礙孩子幸福的最大絆腳石。
所以我們要改變自我批評這種負面情緒,可以這樣做
1.首先,找出那個聲音,也就是所有的負面的語言或想法。
2.別理會那個聲音,也不要和它爭論,它講什么,聽聽就算了,別放在心上。
3.走出舒適區(qū)。也就是你認為你做不到什么,先去開始做,不要管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例如,我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那就先從控制一次開始,慢慢增加信心。
4.意識到你把自我批評,傳給孩子的危險。知道那個危險性,會讓你更有動力去注意它。也就是給自己心里放個警鐘。
然后,我們要從積極的方面,給予孩子正能量。經(jīng)常贊美孩子,但是你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說籠統(tǒng)的贊美詞,而且描述你看到的孩子的具體行為,并說出你欣賞的優(yōu)點,比如,與其說“你的數(shù)學(xué)很好”,不如說“我很喜歡你做算術(shù)題時聚精會神的樣子”;與其說孩子“畫得好”,不如說“我很佩服你為這幅畫下那么多功夫等。對于我們自己,不再自我評判 與其根據(jù)你做了什么來評判自己,不如觀察及欣賞你做對的事情。例如,不要說“我不擅長瑜伽”,而是改成“我開始練瑜伽了,而且比上周進步了一些”。 重點不是那些字眼——我并沒有完全禁用“好”或“壞”,而是停止評判,或是別把結(jié)論說得太死,別給別人下定論。這樣做對我們自己和孩子的傷害都會小一些。我們明天繼續(xù)解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