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昨天晚上,看到26萬字后,沾沾自喜的以為一年后換一種新的寫作模式,然后將這一年里的日記全部整理一遍,然后給中國青年報投稿,管他們收不收,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交代,而且在整理的過程中也會將每天獲取到的新東西摻雜進去,總之在那兒之前,保持明天的更新仍是必須的,因為不更新不寫日子照樣過,寫了就會多一些,到了一年的時間節點或者到了目標100萬,然后再完全的脫離這種苦行僧般的寫作方法,到時候便可不定時的更新,在有思考和感想的時候才下筆,而是現如今這樣每天像打卡一樣的定時更新。但是在今天,又心生了退意。
說過很多次,有這些時間,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不是更好,決定了很多天要寫的自薦信,至今還未動筆,想要匯總的文章和代表作也沒有弄,而自己想要再次更新自媒體的日程也沒有提上來,她所說的將原汁原味的日記全部公開,倒也是個辦法,但總覺得有些不負責,畢竟是要見人的東西,太過草率本就是對讀者不負責,起碼要過了自己這一關,有過一些編輯潤色和調整,將低級的錯誤去掉這是最基礎的,可這些事情現如今都沒有時間來進行,每天回來后不是被公司工作或者公司文化所牽絆,就是被每天暗暗定的個人目標多牽絆,之前說過的要換寫作方式至今仍未換,依舊苦兮兮的守著,眼睜睜的看著字數越來越多,真不知這樣的堅持是否有意義。
又生出的那種全年無休的日記也可以引起關注的想法轉念一想幾率太小,以為是特殊的,以為是真切的,可這種特例在那么多投身文學創作的人們那里,都很常見。有時候真真的感受到這些自己暗自強加的戲碼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每天看似忙碌的日子里有多少時間都是在做無用功,包括如此這么多的日記??梢坏┫肫鹨源送O聛?,總又覺得對不起自己,尤其是當時間一分一秒的溜走,而自己什么也沒有做,輕松是輕松了,可應該會是空落落的,以為會做的其他事情,也很可能并不會拿起。
在這樣日復一日的堅持又想放棄下,時間不住的向前走,小區里那條小土狗今天突然發覺他已經長得很高了,當時邁著小短腿向我們跑來的情形至今仍歷歷在目,包括她的肚子也越發的明顯,一切看似都沒有變,但是一切也都已經變了。
工作忙起來的時候時間變得更快了,一丁點看文章的功夫都沒有,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正如南方傳媒學院里討論的那樣,老人們都想方設法的讓新人們拼命的向前沖,但是編制不會給,一旦給了也就沒了拼勁兒,這是傳統媒體,而新媒體呢,應該也會有類似的考慮,不住的安排新任務,不會讓人有喘息的時機,只要是能干,事情不會有做完的時候,所以就像群里說的那樣,有些人就將自我隔離了,因為待遇各方面都上不去,就混混日子在角落里做做自己的事情,不再那么上心,前不久的我不也正是如此,可想動彈的時候卻還是會發現仍舊是老樣子,動再多不給還是不給,很無奈,所以很可能接下來又會開始新一輪的自我隔離,工作嗎,拼一陣、歇一陣,很正常,如果真的激勵制度很到位,拼命的向前自然是無可厚非,但是很明顯現在并不是那樣。
文/好好的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