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開篇

老夏,生于湖北,18歲參加工作,被招到北京,做了一名驕傲的首鋼工人。

老夏的娘,好廚藝,擅楚菜。若說天分,一定有;除去天分,也離不開用心歷練。老夏常跟人說起,他小的時候,街坊鄰里有紅白喜事,都請老娘去掌大勺。

老夏從小受娘的影響,對吃有天生的敏感,也比普通人都在意吃這件事兒。諸如各種節氣怎么吃,各種體質的人怎么吃,各種食材要怎么吃,各地方的特色怎么分辨……總之吧,加上老夏愛看雜書,肚子里有貨,更是比老娘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不僅說起飲食頭頭是道兒,還常常能用典故把人生與飲食聯系起來。在職工休息的時間里,只要一提到跟吃有關的話題,老夏就是焦點,就是權威,就是專家。只不過那時候,老夏還是小夏。

小夏告訴同事們:

“花生米與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

小夏給大伙吟誦東坡的《寒具》:“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你們聽聽,這馓子炸出來得多香!”

“小夏,這當真是說馓子的?”

“小夏,你將來要娶個媳婦,還不得伺候得跟太后似的,哪個姑娘嫁了你,真是三生有幸?!?/p>

“是啊,不說別的,就說這一輩子不用下廚房。哪姑娘嫁給你,得保養得水仙花兒一樣吧?”

“誒!小夏,你可也要小心點,把媳婦喂得太胖了,當心晚上招架不住啊……”

老夏聽著,也暗自好笑,覺著同事們越說越不著調,一起身:

“去,想做我媳婦兒,那得愛吃,懂吃,會吃。能吃到一塊兒,日子才能過到一塊兒。算了,說了你們也不會懂。干活去了!”

一晃七八年過去,小夏工作賣力,技術突出,已經是首鋼基建的四級鉗工?!案覟樘煜孪取钡氖卒?,率先成為國家承包責任制試點單位。工人們自己決定生產利潤的分配,這可是干勁倍增,士氣高漲。多勞多得的制度一實行,老夏成了他那個年紀工資最高的工人,一月有近六十塊錢呢!只是,一大半兒都花在了吃上。

首鋼二號高爐改造竣工投產后,工人們日夜三班開倒,鋼產量呼呼往上漲。廠工會的同志們也來了勁,全心投入到為一線職工準備文藝演出。什么職工代表大會,五一勞模表彰大會,十一國慶文藝演出,比往常多了許多形式,真是精彩紛呈,費盡了工會同志們的心血。工會同志還常常下到一線,親自送飯送水,慰問大干苦干的職工們。就在83年的五月鮮花文藝匯演中,小夏經人介紹,結識了當年的廠花兒——云珊姑娘。

那是個見了“花襯衫”就難以入睡的年代,何況是如此美麗的云珊。多年后他還一直記得,那天的云珊,穿一件白底兒蘭碎花的襯衫,扎進一條及踝的粉藍色布長裙里,纖細的腰肢令他想到《大眾電影》封面上的演員,一雙矮跟的黑色系帶方口皮鞋,輕輕托起她筆直筆直的身板兒。她身兼主持和獨唱,清脆的聲音,一曲《洪湖水浪打浪》,直把小夏唱回到,已經遠去的童年水鄉。

其實,娶到云珊,并沒有外人猜測得那么邪乎。小夏不過是繼續在他的吃喝上,下足功夫用夠了心。云珊嗓音甜美,小夏就堅持為她沖配潤喉茶,每天胖大海加甘草枸杞,沖一大缸子給云珊送去。周末還要到首鋼廠的內湖里摸螺螄,養兩天給云珊爆炒了送去。知道云珊是江蘇高郵人,就更是變著方兒的,搞點小浪漫。給云珊送咸鴨蛋時,也不忘附上少游一首詩:

棟宇高開古寺間,盡數佳處入雕欄。山浮海上青螺遠,天轉江南碧玉寬。雨檻幽花滋淺淚,風卮清酒漲微瀾。游人若論登臨美,須作景山(淮東)第一觀。

云珊看到“淮東”被換成了“景山”,就知道小夏一定是在石景山上等她。那時候首鋼廠區內,景致優美,適合談戀愛的地方可不老少,特別是那個晾水池邊、長廊,一到周末晚上,總見一對對兒的青年男女,并肩散步。但小夏偏愛石景山,這僅有200米海拔的小山,坐落在廠西北角,雅靜幽僻。山上保存了許多古建和寺廟,登到山頂,首鋼的廠區和整個石景山區盡收眼底。

云珊感到小夏身上有種神秘的,跟別的工人不一樣的魅力。小夏懂得多,技術好,工作勤。特別是喜歡下廚,這在當年的男人中,可不多見。云珊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跟小夏在一起,聽他說吃的故事,吃的道理,吃的趣聞。兩人對吃東西這件事,交流越多,越能發現兩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著相似的觀點。比如他們都很不喜歡一種人,自己不吃的東西,別人若愛吃,就一臉的豈有此理,他們覺得這種人一定不豁達;比如對沒吃過的東西,嘗都不敢嘗的人,他們覺得這種人一定缺乏胸襟,不能包容。而事實,還往往如此!

后來,小夏就這樣不急不躁地,自然而然地,跟云珊結了婚。

一邊,開始過上他曾無數次在頭腦中想象過的生活:騎著自行車,媳婦坐后座兒,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買菜,然后他做飯,云珊洗碗,他在床上看書,等著云珊;一邊,盤算著未來的日子,過兩年,云珊就會給他生個大胖兒子,兩口變三口。兒子再長大成人,出出息息地,給娶回個兒媳婦兒,三口變四口,這么一盤算,自己六十歲興許就能當爺爺,四口變五口……他的畫面里,都是家人和飯桌,唯獨沒想過自己要不要升官發財。

不知是看多了古代官員被貶的故事,還是壓根兒就真不稀罕那樣的生活。反正在他眼里,沒有什么,比看著家人吃著自己做的飯菜,更美妙的事兒了。要非找個原因,可能還是跟老娘對他的影響有關。他小時候最幸福的感受,就來自娘從廚房端出菜來,他和兄弟姐妹們圍著飯桌有說有笑的時光。

現如今,小夏變老夏。四十年間,他和云珊經歷了首鋼的騰飛,經歷了改革開放,也經歷了工人下崗,首鋼搬遷,還經歷著互聯網引領的技術變革,他這老鉗工漸失用武之地。但只有一個被他堅守的陣地,依然牢牢地掌握在他手里——那就是廚房。

在這個陣地上,老夏先后研發了多道極為拿手的看家菜,但只有其中五道菜,是老夏深感自豪的,甚至不輕易烹飪。

欲知是怎樣神秘的五道菜,且聽下回分解!

無戒365極限挑戰日更營 第22天

下一篇 麻辣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話說老夏,四平八穩地,一餐餐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時光逝去五十多年,并無多大波瀾。雖然對首鋼有著血濃于水的情感,但到了...
    如貝銜珠閱讀 641評論 22 33
  • 話說老夏扭身兒回廚房,一邊感動,一邊端出菜肴。一家人坐定,吃吃喝喝嚷嚷著老夏快打開禮物盒,盒子是精心包裝過的,一看...
    如貝銜珠閱讀 599評論 15 38
  • 老夏一家三口,圍坐飯桌,其樂融融。冬冬邊咂摸麻辣雞,邊不斷唏溜著對老夏說:“這回夠麻夠辣,雞肉還特別嫩。爸,您這菜...
    如貝銜珠閱讀 530評論 12 23
  • 老夏和云珊,終于升級成爺爺奶奶了。有了吃吃和喝喝這一對兒孫娃兒,簡直羨煞了老山的街坊們。 俗話說,“三冬三夏,成個...
    如貝銜珠閱讀 613評論 16 33
  • 云珊收拾了碗筷,就跟老夏來到萬達廣場。聽兒子說,影院在三層。老兩口直奔三層,一下電梯,一股誘人的爆米花香撲鼻而來,...
    如貝銜珠閱讀 563評論 1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