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淚,特別是成年以后的淚水是極其罕見和難得的。或者在可遇不可求的、被感動的特定時刻,或者被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牽發出久存心底的柔軟。
奔跑的瘦弱身影
如果你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流淚了,建議你去看電影《雄獅》,雖然它獲得2017年奧斯卡獎6項提名而最終沒有獲獎,但它值得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特別是你單純想流淚的話,它絕對能幫助你。
《雄獅》講述了一個印度男孩走失25年后的漫漫回家路。生于貧苦家庭的薩羅,從小乖巧懂事,和哥哥一起去火車上偷竊煤塊換牛奶,幫媽媽搬石頭、照顧妹妹。有一次,他執著的要和和哥哥一起去做工賺錢,但到工作場地時,他已困得睡倒在火車站的長椅上。半夜醒來,火車站空無一人,他四處尋找,鉆進一列火車,在座位上睡著了。再次醒來時,他已不知離家有多遠,最后他到了加爾各答,成為流浪兒童。
瘦小的薩羅在火車站售票處尋求幫助,穿行于街道,撿拾垃圾箱的食物,夜晚睡在地下通道。半夜遭突然襲擊,有人將聚在地下通道睡覺的孩子抓走,他拼命奔跑,才得以逃脫。后在鐵路旁撿拾垃圾時遇到努爾,為他洗洗澡、提供食物,但努爾卻別用用心,想將他賣掉。奔跑再次救了自己,在加爾各答,形單影只的薩羅在遇到或感覺到危險時,總是奔跑,奔跑。最后一個熱心青年將其帶到警察局,之后進入收留走失兒童的孤兒院。一對澳洲夫婦收養了他,并將其培育成人。
偉大的母親
養母蘇由妮可·基德曼飾演,一位偉大的母親。在片尾的彩蛋中你會看到真實故事中蘇的真人,看到那張臉,你會覺得妮可·基德曼演繹得并不傳神。蘇的眼神、表情,不僅僅透著慈愛,更透著高貴,自帶光環,看到的人會為之折服。
妮可·基德曼雖然無法還原真實故事中的蘇,但其演繹也還算合格,不過若是由安吉麗娜·朱莉來演這個角色或許會別有一番味道,因為她收養了6個小孩,還是不同族裔的。相信如果安吉麗娜·朱莉演這個角色,至少不會讓人不覺得那愛是做作,而是出自本色的內心。
影片最精彩的是薩羅找到家的那一刻,熒幕之上母子相擁、淚流滿面,熒幕之外的你我也淚流滿面。當然,也可能有淚點比較高的人,但這樣的人也許是冷血的吧,至少我不會與其做朋友。
真實故事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和溫暖,還有人生的無常和人性的光輝,其震撼人心的烈度不是虛構的故事可以比擬的。
當然,影片里不得不說的還有一件事,google地圖,有了這一現代科技,薩羅才找到了家。這廣告打的,直白而明顯,但應該就是真實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用谷歌地圖去看你住的小區及你小時候生活的地方的位置,反正我用Google地圖看過,真的很神奇,也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