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讀經典好書,寫讀書感悟#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 有人說“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可我卻想說,當它屬于你時你卻發現那不是你想要的。有些東西來得太晚了。并不一定沒有它存在的意義。只是,我不想要了。通過閱讀《遲到太久不必到》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
? 《遲到太久不必到》這本書選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作者是輝姑娘,本名呂輝。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曾從事出版、雜志、廣告、影視、音樂等行業。出過書,寫過歌詞,拿過幾個文學小獎。搖搖晃晃,以夢為生。喜歡敏感;喜歡夏天;喜歡在世界各地游走;喜歡我手寫我心;最喜歡傾訴和傾聽,記錄下那些浮沉過往,用以證明“故事里才有人生”。她始終相信一句話:只要還有手中這支筆,那么所經歷的一切,都不過是在體驗生活。
? 《遲到太久不必到》中有四個故事。分別是遲到的考生,遲來的自由,遲來的親情。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當屬那位遲到的考生。當年參加高考,見過很觸目驚心的一幕。那天下午答完卷紙出考場時,發現一位考生暈在地上,父母在旁邊呼天搶地。問過路人才知道,原來是這位考生遲到了半個小時,哀求監考老師讓他進去,監考老師卻不為所動,說了一句:“遲了太久,就不必到了。”考生最后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磕到頭都破了,老師仍堅稱絕不破例,拒不放行。考生最終暈倒在地,父母指責老師不通人情,痛哭大罵不已。這件事始終存在于我的記憶中,至今想起那考生血肉模糊的額頭仍覺得凄慘無比。我并不覺得那位老師做的有何錯誤,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他只是履行職責而已。如果他一時心軟,卻會對不起那千千萬萬按時抵達的考生。高考是人生大事,那一次遲到雖不至改變那位考生的命運,卻也必然影響甚大。不知道這一場教訓,是否讓他銘記終生。遲到太久就不必到了,在參加人生的重要約會時,如果又一次遲到,只能說明從未重視。即使到了,也無法抵消“遲”的負作用。
? 一杯熱騰騰的茶,放到涼透再喝,已沒有必要。勉強去喝,受傷的是自己。一件加厚的外衣,穿的太晚,已沒有必要。強行加衣也改變不了自己已經感冒的事實。然而表白來的太晚,要么是甘當見不得光的小三,要么只能留下恨不相逢未嫁時的遺憾。所以說有的時候遲到太久不如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