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92年妹子同事最近遇到感情困惑,她是潮汕人,父母非常迷信八字,上一段感情是父母介紹的對象,家境非常好,家里爆有錢。
分手的重要原因是父母算了那男的八字不好。那時候才談了一個月,剛好遇到過年,一開始她還想堅持,后來全家族都批評她,最后放棄了這段感情,八字不是唯一原因,但是重要原因。
現(xiàn)在她跟另一個男的談,她沒告訴父母,但前兩天,父母突然問是不是又談了,她急忙否認。
我問她,家里是不是一定要算八字,是不是不可避免。她說潮汕家庭又特別是女孩,基本是逃不過,她爺爺爸爸都很信。
我說,如果是這樣,就先算八字再談吧。不然你談了,最后八字不好,還是要分手。
她說,她父母也是那么說的,開始前就先算算,合適再談。但她覺得怕現(xiàn)在這個男的算了也不好,她想多一點美好的回憶,還不想分開。
我說,美好的回憶前提是以后你們有在一起,如果不在一起,可能是痛苦的回憶,你是否能承受這種痛?(從她跟我分享過去的幾段來判斷,我覺得是暫時不能把過去消化成美好)
她說,現(xiàn)在才兩周算八字會不會太快。
我問,如果是一起兩年后算到不好去糾結(jié)是分開還是繼續(xù),跟現(xiàn)在算了不好再考慮是否繼續(xù)發(fā)展相比,哪個你更能接受?
她沒有回到我的問題。
她說,道理都知道,但做到很難啊。(此處是她以為的知易行難)
我說,那你不是真的知道,你真的知道的話,就會做了。(我的觀點原來上升個理論高度,就是宋老師說的知難行易,92妹子的知非真知)
此處的疑問是,怎么才知道自己的知是否真知?
宋老師提出,是思考戰(zhàn)略。對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戰(zhàn)略性思考。(其實就是以終為始)
此處就延伸到,如何才能夠戰(zhàn)略性思考,這項技能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
是否能有可執(zhí)行的方法論。
宋老師提出一點,我覺得確實可執(zhí)行—— 首先來于深度信任,深信不移到信仰的層面。
我所理解的意思,就是對與你交談的人的深度信任。
這好比我們看醫(yī)生,但如果我們不相信醫(yī)生,開了藥我們也未必吃。
所以,歪個樓。對于那些來找我們尋求幫助的人,是否有個前提——你首先要相信我,否則我說什么都沒有意義?
這樣可以避免自己對牛彈琴,浪費自己的時間。
回到正題。
深度信任的建立,又是另一個很深度的問題。
我就思考,像我這位90后同事的思維方式,其實身邊比比皆是,是否能有一套通用版的方法,是能切實可行,她們能持續(xù)使用的?
知——真知——行
知與真知之間,有多遠的距離。
真知到行,又有多遠。
希望有一套方法,能盡量縮短這份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