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要向過去告別
當季節不停更迭
還是會少一點堅決
在這寂寞的季節
和朋友約了去大學圖書館,恰好遇見拍畢業照的學生們,青春洋溢,笑臉盈盈。盡管同窗情誼難舍難分,但是擦干眼淚總會送上摯友一句:你的明天會很美。于是,收起離別的悲傷,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寄,他們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
“我準備辭職了”
剛夾到筷子上的白飯,算好時間似的在她話音剛落時掉到盤子里
“這么急么?”
“準備很久了,只是一直在拖。改變真的挺難的。但有些事情就好像推著你向前走,逼著你不得不去改變”
“哎,你走了之后我可怎么辦啊!再沒人給我分析這個人是怎么想的,那個人是什么心理,這件事為啥要這樣,那件事不這樣行不行....”
能遇見有事說事無需寒暄,就事論事,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且互相信任的人是很難得的,小七的媽媽算一個,她的離開我很難過。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都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我懂,也深深祝福著
幾天前閨蜜三人吃飯,見了面發現每個人都倦容滿面。其中一個從見面開始吐槽她現在的老板,這大概是我聽到她吐槽的第三任老板。另一個也如每次一樣講述她那十分不合適讓她滿腹怨氣但至今還藕斷絲連的前男友?還是男友?(不重要)
我想起了師父對我說的一句話:一個人固有的模式太強大,就容易陷入困擾
每個人都太容易陷入自己舊有的模式,習慣性成為我們面對問題的第一反應。你習慣了悲傷,事情不盡人意時你不去想解決方法而是沉浸于悲傷不想自拔;你習慣了抱怨,每一次的失敗都歸咎于別人而不去反省自己;你習慣了自責,無論發生什么無論對錯與否你都將刀子捅向自己,無力去面對世界,失去生命力;你習慣了扮演受害者,你所有的不如意都是別人的錯,你到處訴說苦衷,直到沒有人再愿意聽,你還要告訴自己,他們都是不善良的
周而復始,你是你悲劇的締造者
人生最難之事,‘與過去劃清界限’算得上一件!
在潛意識里人們都太相信也太愿意去證明自己是對的,告別過去,有時候意味著推翻自己曾經的一切,承認自己曾經錯了,今天的痛苦都是因為曾經的錯誤造成的。這對于自視甚高的人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人們寧愿在固有模式里受盡折磨也不敢也不想輕易走出——走出去,我哪有顏面面對身邊人,面對自己?
走得出的,鳳凰涅槃。走不出的,混沌一生
我想起了電影《room》,被鄰居騙進小黑屋強奸后生下兒子的JOY,在小黑屋與兒子被囚禁7年,房間里有一個小天窗,那是他們唯一與外界鏈接的通道。后來,他們想盡辦法獲得自由回到家卻由于創傷而無法融入家庭生活,也許孩子就是天生的療愈者,在兒子的“幫助”下,JOY和兒子回到當初囚禁他們7年的小黑屋,離開前,兒子輕聲道別:
再見盆栽,再見椅子一號和二號,再見桌子,再見衣柜,再見水槽,再見天窗…
最后,兒子對媽媽說:媽媽,跟房間說再見吧
房間,JOY不堪回首的7年。房間再見,過去再見
昨天,我的直屬領導也辭職了
“你在最后幫我打份表格吧”
“好.......領導,您一定有很多不舍吧,不然不會.....”
“是,但是很多問題都在變化,事態在變,自己也要變化才行。現在我結婚了想的問題就更多了,跟單身時候價值觀都不一樣了”
“是啊,我是覺得現在我沒有領導了好似沒有房蓋的小屋,我就是躲在房子里的三只小豬,大灰狼就在門外,隨時入侵這個沒有房蓋的小屋”
“呵呵呵........你不要做小豬啊,你走出來,學會做自己的房蓋,建自己的房子,這樣你還怕什么大灰狼啊”
是啊,不斷尋找依賴,不斷失去依賴,逃啊逃,終究無處可逃。告別依賴的人,告別依賴別人的舊有模式。我站在窗口,目送那個我熟悉的背影漸行漸遠,我知道,送走的不只是舊同事,舊領導,還有那個過去的自己
人生行到某個時刻,不能在固執的抓住已經變形的東西不放,你沒變不能要求別人不變,其實都在變,只是每個人變得方式和方面不同,每個人不想改變的方式和方面也不同,當舊有的模式不再能滿足你自己的需要時,其實該改變的就是你自己了
那些明知道自己在舊有模式里循環往復的人,你的未來不會因為你知道了你的模式而變得美好,明朝一哥王陽明早洞悉一切: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最可悲莫過于看不到自己的固有模式,也沒有遇見良人提點他的人,一直痛苦,又一直無法破局。所以有時候真要謝謝那些敢于直言的人,那些看不慣你的人,有時候敵人比朋友更加真誠
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中早已寫到:宇宙間只有一個永不改變的法則,那就是一切都在改變,一切都是無常
當告別發生,明天才是新的一天
如果你說你沒有勇氣也沒有欲望開始你的明天,你的未來,那么我建議你——看醫生
“當我只有四歲的時候,我甚至都不知道有這個世界。可現在媽媽和我將在這個世界永遠住下去。永遠永遠,直到我們死去。”
——《room》
Ps:寫在上班第七年
都說每七年是一個輪回
身體細胞全部更新換代
某種意義上講
每七年我們都重生一次
共勉
第54篇原創
轉載請申請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