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放下了所有關于外表的追求,我幾乎把所有厚實的衣服都套在了身上;
最近,說話經常不受大腦控制,想的和說的事情總是毫無邏輯;
昨天,一直糾結要送什么生日禮物給自己,最后還是買了一條金項鏈;
今早,看著鏡子里的自己,突然發現眼角居然又多出來了一條魚尾紋;
25歲,便以這樣的略帶差評的的方式悄無聲息的來了。
皮膚開始衰退,身體開始變差,記憶力開始減弱,同時,我居然也開始留意能偶保值的東西了。
果然,女人的25歲總帶著股霸道的意思,悄無聲息統治你,從各方面。
年初,我許下了一個人生愿望,那就是可以掙很多很多錢,然后給我媽買東西可以不用看價簽。
當我把這一宏愿告訴了一位關系很好的老師以后,她很認真地跟我說:你要相信,對你的父母而言,你給她多少錢,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她們最希望看到的永遠都是你活得健康和快樂。
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因為一直以來父母在電話里最關心的永遠都是“吃飯了嗎”,“穿暖了嗎”,“工作順利嗎”,“有休息夠嗎”。從來都不是“你個小兔崽子今天工作了嗎”或者是“你今天掙了多少錢”。
讓我不禁想起前段時間,我媽特開心的給我打電話說:“我的工資又過來了哦,你還有錢嗎,要不我給你打點過去吧”。
那種被需要的愿景,隔著電話都能感受到。
也是前兩天,讓我想起兩天前我給她電話說:“我買了一個牛油果打算配酸奶吃哦。她聽完很緊張的問說:什么?你胃里有火?為什么?發生什么事了?”
那種對我的掛念和慌張,像決堤的洪水般奔涌而來。
果然,到了25歲,才能更真切的體會到父母對我們愛的深沉和無私,我們的身體狀況,心情好壞,工作是否順利才是電話那頭父母永恒的話題和念想。
我,有一段不甚開心的青春期,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一直不停地跟自己較勁,跟別人較勁。加上性格悲觀,所以很容易出現持續性的情緒低落。
去年的3月到6月,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我又一次地經歷了十二年來第二次的情緒低潮,陷在負面情緒里久久不能自拔。那時,我所能感覺到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并且不斷地否定自己,說錯話的,辦錯的事,久久難以釋懷。
情緒最差的階段,睡眠質量也開始下降。
一天晚上失眠,我整個晚上邊聽著舍友平穩的呼吸聲,邊看著窗外的天空,直到天空逐漸變亮。
那時候想的是,如果活得這么辛苦,那么,我為什么不去死掉呢?
無數次我站在校門前的天橋上,想要跳下去一了百了。但是,只要想到我的死,或許會讓父母以后的人生而變得艱難和灰暗。而我,又有什么權利,又怎么忍心讓她經歷一次這樣沉重的痛苦呢。后來,每次有了這樣的念頭,只要想到,如果我死了,父母會有多難過,就失了勇氣。
所以,我不斷地告訴自己,我要堅持,我要走出來,我肯定可以走出來。
所以,我搜尋了各種可以查到的信息,關于抑郁癥,關于焦慮癥,甚至是關于多動癥的成因和治療方法。試圖通過分析自己的內心來找到那條可以解救我自己的方式。
我很幸福,有一個可以跟我一起面對任何負面情緒的媽;
我很幸運,遇到了一個把我當女兒一樣開導的老師;
我很堅強,有一顆很堅定地想要走出去的內心。
我不斷地跟各種朋友聊天,因為可以吸取她們面對負面情緒的經驗;
我堅持健身,因為運動的時候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做腦內啡肽的物質,類似毒品,可以使人精神興奮;我保持讀書的習慣,因為思考也是解決焦慮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時不時地嘗試斷食,因為聽說斷食不但可以減肥還可以緩解焦慮情緒。
25歲,好像也沒有因此而變得更加黑暗。
因為明白了,如果皮膚衰退那么就多注意護膚;如果身體變差那么就加強鍛煉;如果記憶力減弱那么就多做筆記;如果開始喜歡錢那么就努力掙錢;如果想要好心情那么就多和樂觀的人交朋友;如果別人也會有負面情緒,那么我會情緒低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父母不圖我們的錢,那么就多陪陪他們。
今年,突然萌生一個想法,就是把“請父母來北京旅游幾天”這件事當做生日禮物送給我自己。
3月中旬,安排好她們的時間以后,我就開始訂火車票,訂酒店,研究游玩路線。雖然只是北京三日游,但這已經是我目前能力所及的最優計劃了。
我帶著她們逛故宮看古跡,爬景山俯瞰紫禁城,踏青,春游,參觀鳥巢;逛老北京胡同,搜尋北京第一家個體飯館;吃烤鴨,吃披薩,吃道地小吃,做了一切我能為他們做的任何事情。
跟我媽說,我以后掙錢了,爭取每年送你們出去玩兩趟。
她聽了,很幸福地說:好啊,那我現在就開始保養身體,等你帶我們出去玩。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一段極其擰巴的過程,一個看自己不順眼,看別人更不順眼的過程。
你問我后悔嗎,并不。
但多少有些遺憾,遺憾我的青春沒有像別人的青春一樣無憂無慮,燦若如花。
直到有一天,我想通了,既然我已經失掉了那個不可能再回來的青春,為什么不把人生剩下的青年期,中年期甚至老年期過得快樂又燦爛呢。
畢竟青春是短暫的,但余下的人生才是漫長的。
或許,這就是人生最美妙的地方吧。
我們走過了人生的低潮,走過了思想的迷茫,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和方向,然后奮勇向前,前行的路上無論是否有人作陪,一定告訴自己,不必焦慮,苦難總會過去,只有愛自己這件事不要忘記。
最后,蔡康永的這句,“我們不應該為長大而難過,而是應該成長而干杯”送給大家,也送給自己。
愿各位,有愛為馬,隨處可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