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對教育后輩有自己的理解。
他有句名言:子若強于我,要錢有何用,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若不如我,留錢有何用,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子孫若比自己強,過多錢財會消磨他的斗志;子孫若是愚鈍之人,過多錢財則會增加他的過失。
和他相反的是,從古到今都有一類人,口袋但有一分錢,都想拿去給兒孫買這買那,自己卻舍不得吃穿得好一點。
《增廣賢文》里有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很多人只知道上一句,其實整句是: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01.
很多人老了以后,總以為“子女好,自己就好”,把自己的儲蓄都投在子女身上,沒照顧好自己,結果反而給子女更大的負擔。
其實老人管好自己,富養自己,有個好身體,有個好心情,自己過得好,全家都有福。有閑錢,再考慮幫襯子女。
自己吃住好,身體好,心情好,全家都心安。
02.
對兒孫付出是愛的表現,但要掌握尺度。不要溺愛,不要縱容,不要適得其反。
兒孫自有兒孫的路要走,要獨立面對人生的坎坷和顛沛流離。在安樂窩長大的孩子,不知道人世間更多的是風雨;習慣了安逸的孩子,在舒適區里成了廢人。
不管我們多愛下一代,怎么替孩子操心,也不能替他們過一生。
不要過多摻和子女的生活,愛是尊重,是成全,而不是占有。
03.
人生過半,不是落幕,而是新生活的序章。
操勞半生,兒女都已成家立業,是時候犒勞自己,讓自己能更投入生活,享受生活。
不讓年齡和身份限制自己追求喜歡的人生,能夠在生活中始終保持活力,對事物充滿好奇并勇敢去嘗試,越老越年輕。
衰老是誰也改變不了的生命規律。但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命運和人生。
兒孫有自己的福,我們也要好好的富養自己。好好愛自己,不給孩子添堵,也不給他人招嫌。自己活得舒服,過得精彩、瀟灑,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