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看過西部片的,一種是沒看過西部片的。
最近三天看完了《黃金三鏢客》《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美刀三部曲".當然,看的順序是312,沒辦法,誰讓最后一部名氣最大呢。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政客和藝術家的視角永遠不會一致,前者在意的是功成名就,后者卻為遍地的哀鴻悲鳴。
如果《與狼共舞》和《燃情歲月》算是美國人對自身過往歷史的反思和拷問的化,那《黃金三鏢客》則是一個明眼的外鄉人,對美國那段內戰史,旁觀者清的客觀描述。
意大利籍導演賽爾喬·萊翁對美國有著一種特殊的夢想式的癡迷,他的作品大多也是圍著美國打轉,其中的鏢客三部曲自成一派,甚至趕超了美國本土的西部片,特別是最后這部《黃金三鏢客》,更是集前兩部之大乘,不僅賦予了美國西部夢想史詩般恢弘的氣質,同時也奠定了賽爾喬·萊翁意大利西部片宗師的地位。
黃金三鏢客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的海報
在電影中,那20萬金幣是好家伙、壞家伙和怪家伙爭相搶奪的目標。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戰中,其實沒有贏家,就算最后拿到了金幣,也依舊是深陷殘局。
曾有人問萊昂內為何要拍西部片,萊昂內回答:“我的西部片只不過是看起來像西部片而已,我用它來表達我的悲觀主義、我的痛苦以及夢想的破碎,還有那么一點舊日情懷。”
他一生只拍了七部電影,有五部是西部片,他的悲觀于電影中表露無遺:西部的死亡、老派英雄在時代變革、社會革命中無可奈何的掙扎。片尾那場決斗發生在墓地,就代表著一種悼念和緬懷。
看這些電影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最后的決戰,因為一部比一部參與人數的增多,看上去也是越來越爽。到了第三部,我簡直難以控制內心的澎湃之情.也想拿一把槍上去跟他們pk。
這三部片的決戰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醞釀久出招快.就是把時間用在了前戲上,到了真正發射才一下。當然了,這在床笫之間當然是不好的。
但是拍成電影就好看得很,第三部的三人決戰。醞釀了七分鐘,從三個人的穿著配置眼神動作無不捕捉到,而且鏡頭的切換時加速的,氣氛就慢慢的熱了起來。
淡了槍響的一下,高潮戛然而止,爽。一點不拖泥帶水,藕斷絲連。這個就很像日本的劍俠片,雖然那個不能一刀斃命,像這樣一下子解決戰斗。但是在動的之前,都是會有靜的醞釀.而且,拔槍也跟拔刀有的一拼.都是一瞬間的高潮。
最后的決斗,到底誰會倒下去呢?雖然好人把寫有藏寶墓地名稱的石頭防在了場地中心,但是作為壞人和丑陋之人,他們有多大把握相信好人寫的是真話呢?站在這兩位的角度上思考,如果好人寫的不是真的,而好人卻被一槍打死,那么又如何找到寶藏呢?
那么如果去殺對方,不殺好人,當對方倒下后,好人也必然會趁機對自己開槍,那么最后獲利的還是好人。怎么辦呢?這的確是一場不公平的決斗。
事實果然如此,正當兩人猶豫不決時,一聲槍響,壞人應聲而倒,好人的槍口冒出一陣青煙。這時丑陋之人突然反應過來,雖然把好人殺死就可能得不到寶藏,但是如果不殺好人自己肯定會是下一個被殺的目標,于是沖著好人扣動扳機。
影史經典對決
好人沒有倒下,因為他之前早已把丑陋之人槍里的全部子彈都卸走了。這顯然對壞人和丑陋之人不公平的決斗,好人只用在他們兩人猶豫向誰開槍的時候迅速解決壞人就成功了,絕對的信息優勢和精密的心理學分析是好人勝利的保障。
伍德說,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槍里裝滿子彈,另一種只會挖墳,去挖吧你!最后小丑兩腳站在十字架上套著繩索,地上是金子的畫面也很悲催,伍德漸漸遠去的背影和小丑絕望害怕的大叫金發小子……金發小子果然是the good,讓小丑嘗夠了死亡的恐懼之后又來救他,我還以為小丑掉下來會砸破腦袋死在錢袋上呢~~~
雖然全片加長后長達三小時,且西部片無法像東方武術,可發展出精彩的打斗場面,槍戰全在一瞬間解決,于是整體氣氛的掌握、劇情及對人性的描寫,就成為成功西部片必備的要素。
本片三個小時中,透過好人、壞人與丑鬼反射出來的人性,以及幾場重要經典戲,均不是后來那些『大打一場、主角永不受傷』的動作片,或者只重打斗毫無內容的電影可比擬。這也是近40年后,本片仍能名列影史前30名內的原因,值得推薦與收藏。
?如今又是一個西部片式微的年代,近年來為數不多的作品也大多是翻拍,個中優秀之作更是鳳毛麟角。在這樣繁蕪叢雜的電影世界里,我們并非簡單地呼喚它的回歸,但至少還會希望曾經的經典能被妥善保留并仍不失價值。畢竟,倘若歷史不曾保留在觀眾心中,那便是真真正正地失去了。于是,我們期待著新的觀眾將西部片解救,一如曾經那些西部走出的英雄。
另外,不看《善惡丑》,不看《荒野大鏢客》和《黃昏雙鏢客》,怎么知道《不可饒恕》的牛比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