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差距正在被慢慢拉開。
去年先后出臺了「雙減」政策和「家庭教育法」,政策的出臺,一方面是為了實現教育減壓,一方面也是加強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讓家長加入孩子的成長跑道當中,與孩子一起成長。
而隨著政策的出臺,又恰逢疫情的到來,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也更加考驗孩子在家的自我管理。
在這樣的趨勢下,孩子在家的時間變多了,家長卻頭疼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也暴露出來了:
1、不自律 | 孩子不會主動學習
孩子在家,家長最累的大概就是要每天追著孩子學習了,一旦盯得松了,孩子就開始開小差,要么就是拖沓。
據調查,現在有90%以上的孩子總是被動地、艱難地在學習,就像沙漠里的駱駝一樣,一直處于被動狀態,總是聽命于外界,總是在遵從。
2、沒目標 | 不知道如何規劃時間
你的孩子在空閑時間,都做些什么呢?有自己的目標規劃嗎?
想一想你的孩子是不是這樣的:
放學后,別人家的孩子在家自覺寫作業,而你的孩子一到家就奔向了玩具;
到了周末,別人家的孩子和爸媽一起運動,你家孩子卻在家打了一下午電子游戲;
吃完飯,隔壁家孩子自覺洗碗看書,你家孩子又拿起了你的手機;
人家的孩子練了一小時鋼琴,你的孩子刷了1小時抖音.....
上次聚會,我的朋友小皓媽媽對我說,疫情期間在家隔離了14天,結果鄰居家的孩子學會了下圍棋,她家的孩子連作業連都沒寫完,倒是王者榮耀升了3個段位。
“同樣是14天,怎么差距就這么大呢?” 小皓媽媽感嘆道。
這大概就是大多數孩子的真實寫照:
——在家不自律,克制不住自己;
——學習不主動不自覺,需要爸媽天天盯著;
——不懂規劃自己的時間,做事磨蹭,做作業拖沓;
——沒有目標感,一有空閑時間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玩兒;
“如果要是有個方法,能夠讓孩子主動學習,做事更自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就太好了!”
這是我現在最想發出的感慨,簡友們有好的方法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