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區超市買菜回家,適逢下雨,撐開傘問身旁裝修工大姐“一塊兒走吧”,她搖搖手“不用了,我馬上就到”。目送她急匆匆的身影,發現附近地下通道入口寫著:裝修工人專用通道。我恍然大悟為什么從來沒在小區路面看見過裝修工人,原來物管規定他們只能從地下停車場通過。盡管我理解物管,但還是為裝修工人不能正大光明的經過小區感到遺憾。
聚餐后去停車場,保安小哥的汗味讓我皺了皺眉。啟動車看見車外溫度37,我不由得慚愧:他站立在高溫中幫我們看護車輛,我卻嫌棄的經過他身旁。
夜晚7點從媽媽家返回酒店,遠遠看見有人騎三輪車逆行,想著也太不注意安全了。開近后才看清是位白發蒼蒼的大爺,身型好像爸爸,一陣心疼猶然而升;下班去健身的路上,看見一位約六十歲的大叔緩慢地踩著三輪車,衣裳已濕透,車上貨物搖搖欲墜,真想伸手扶一把,可車流滾滾,只能心酸的看著后視鏡中的他愈來愈遠。
以為躺在酒店柔軟的床上、練習完瑜伽……我會忘記,可這一幕幕有時仍然如同放映電影般在眼前閃現。雖然明白社會就是如此現實,可我希望自己能做些事讓周圍的人感到些許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