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瘦身,我加入了一個晨跑團,每周三次混跡在一幫熱愛跑步的人群中鍛煉身體。早晨六點鐘集合,在隊長的帶領下,先進行20分鐘的拉伸,之后就由兩位領跑員舉著隊旗跑在最前面,我跟在速度慢的那一隊跑。
開始正式跑步了,我剛跑了幾步就有一位會員告訴我,就因為同伴告訴我,他說你的腳步聲這么重,會傷膝蓋的,嗯,腳步要放輕一些。我點點頭,謝謝他放輕了腳步,接著跑,剛跑了幾十步,旁邊的另外一位同班又過來一位同伴對我說你。你這樣跑步姿勢是不對的,上臂不能擺,這么帶動這么大要端起來,否則會消耗體力,我聽從了他的建議。不再擺動我的雙臂又跑了一會兒,第三個人過來跟我說你跑步的呼吸是不對的,這樣跑對身體沒有好處,應該是深呼吸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有規律的呼吸。我聽了他的話之后調整了呼吸,果然感覺輕松了一些。第四個人跑了一會,第四個人又過來告訴我你跑步的姿勢是不對的,應該是臀部發力。腳尖著地,不能全腳掌落地,聽了他的建議我開始體會什么叫臀部發力,什么叫前腳掌著地是這時我發現我不會跑步了,于是一圈跑下來,我慢慢開始走,經過的人都說加油加油,但是我已經全無跑步的興致了。那天去參加晨跑,我剩下的四圈都是走的。回到家告訴了女兒這個故事,女兒笑著說媽媽幸虧沒有人,說你走路的姿勢不對,萬一有人說你走路的姿勢不對,那你豈不是要爬著回來了,一家人笑作一團。
上個星期我見了朋友的孩子,她請我給孩子做面試輔導,這個孩子對她媽媽的要求也是很反感,他認為自己沒必要輔導,我就跟他聊聊天。他是七年級去美國留學的,上的是全寄宿的初中,這個孩子告訴我她媽媽對她管得非常嚴,他也很叛逆,剛到美國的前半年他就徹底放松了,沒人管他,玩兒了半年不學習,整天打游戲發呆。但是半年之后,他突然覺得這樣的日子很無聊,實在沒事可干的時候,他就拿起書本開始學習,沒想到越學越有趣,現在他已經在美國呆了兩年了,成績很穩定,還競選了學生會的主席。我覺得從這個孩子給我的講的故事當中,父母應該給孩子犯錯的空間和時間。這個孩子告訴我:“其實應該早點讓我們犯錯,早點走彎路。他說如果是等他上高中再這樣玩的話,一切都來不及了,但是父母親不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從這個孩子的故事當中我覺得我們是不是應該寬容一下,其實有一些道理,只有孩子犯的錯造成一定的后果之后,他才能真正的意識到。這比我們大人說一百遍都有用。
附:時間不夠了,先打個草稿,明天再修改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