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秒法則
?所謂的機會往往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所謂的運氣往往也都落在那些有準備的人身上。
有兩個小女孩一起進公司實習。 A女孩踏踏實實,少言寡語,但是她的第一次周報就寫的調理清楚,讓人一看就很有好感。她接的第一票單子就做的非常認真,雖然也有紕漏,但是不管是態度還是做事方式都讓BOSS 很滿意。前輩們們也都很喜歡她,給了她一些建議,她工作做的越來越好。?
另外一個小女孩,第一次就隨意發了一份周報給領導,領導一看差距一下就出來了,什么都沒說。B 女孩平時話語倒是挺多,但是很少有說到點子上的時候。前輩們看不過去了,提醒她多跟A 女孩學習,接下來一次的周報果然有了改觀,變成跟A 女孩一模一樣的模板,幾乎連內容也雷同,這下BOSS 開始搖頭了。
實習期結束A 女孩順利轉正,連試用期都直接跳過了,并且獲得了一次寶貴的培訓機會。B 女孩依然在原地踏步,同事問她要份資料,她說我明天給你吧!資料在家里。同事通知她周五開分享會,她說她不記得有這么回事情........
一個人的個人品牌就是在這樣的小事中堆積起來的。一個人的能力和態度也是在小事中體現出來的。從來就不是誰比誰幸運,從來都是誰是那個準備好了的人。?
三十秒法則不是說讓大家都在三十秒內去說服一個人,更多的是讓每個人都成為那個做好準備的人。幸運之神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
邊際點效應
邊際效應遞減的規律也是讓很多人無法堅持很多事情的原因之一。比如減肥,剛開始效果很好,到了平臺期效果不明顯,就無法堅持了。
比如工作,剛進公司的時候可能成長速度很快 ,但是到達一定程度之后發現停滯不前了。這個時候如果順其自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么工作就沒有什么前途可言了,只是一種生存的必需品。
反之,在平臺期繼續努力,堅持突破的人,一旦上升一個臺階,可能接下去又會是一個快速成長期。如此這般,同樣起點的兩個人,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就會有完全不同的職業高度了。?
考倫波策略
工作策略可以有很多,以前我覺得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可是現在我覺得兩者是很難分割的,因為學習這個事情,是貫穿于工作和生活的。有時候有一些工作的想法,做事方式,往往還是源自于生活。
特別是像我們這種成了家的人,工作和生活有時候無法分割的非常明確。因為要照顧家庭,沒有辦法經常加班,但是不代表我沒法把工作做好。很多時候都會在家里加會班,與其白天把自己搞的手忙腳亂,不如每天在家里花一點刷手機的時間,追劇的時間來完善下自己的工作。
就像學習一樣,讓孩子有規律的,專注的學習,不單是為了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習慣。工作上也一樣,有空的時候就學習,有空的時候就充電,有空的時候就給自己整理下思路,有空的時候就消耗一點工作庫存,長期下來,還是會有很多驚喜的。
相比努力地做事,聰明又努力地做事,往往是更好的選擇。相比聰明又努力的做事,做事的習慣和方式也很重要。一個優秀的人必然是各方面都相對優秀的結果,不斷完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