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思維002號知識發(fā)布會上,羅胖推薦了《清單革命》這本書,不知道跟現(xiàn)在羅輯思維每天推送的主文用的都是清單式有沒有關系。雖然沒看過這本書,但我還是發(fā)現(xiàn)清單式羅列知識點還是有價值的,尤其對我這樣想堅持寫作的懶人來說,嘿嘿~
上周羅列了投資的要點,今天繼續(xù)羅列幾條關于股票投資的感悟。
1)每天盯盤的人,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觀察布朗運動,他們至少缺乏四種領域的基本知識:經濟學、概率論、信息論和心理學。
2)每天盯盤的人為什么喜歡盯盤,很大的原因在于對不確定性上癮。就跟賭博、買彩票和打游戲爆裝備一樣,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而你非常享受滿心期待下一面的那種感覺。追求不確定性是人的天性,創(chuàng)業(yè)也是其表現(xiàn)之一,而投資就是要理解人性,懂得運用人性。
3)中國股市聽消息是合理的,因為在半有效市場可以從非公開信息獲得超額回報,但問題在于兩點:一是每個人都能知道的還叫內幕消息嗎?二是A股依然是個弱效市場,老老實實分析公開信息也能獲得穩(wěn)定的超額回報,何必要去聽所謂的內幕消息?。
4)K線等技術分析的用處不大,華爾街早就沒人用了,但據說《大空頭》里的巴里(真實人物)依然會偶爾用量價指標來幫助判斷買賣點。
5)?以前有過一個調查,說中國基金經理的年換手率(一年的交易總額/資金總額)是150到200,而在美國基金經理的年換手率只有50,所以并不是只有散戶喜歡進進出出。
6)?以前有過一個基金,是華夏的還是匯添富忘記了,專門買市面上最熱、關注度最高和交易最活躍的股票,結果兩年以后,基金凈值跌去了90%。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投資最忌諱湊熱鬧,什么熱追什么,多半是去送錢。
?7)保險不是投資,而是消費,是花錢買未來的確定性。打著投資旗號的萬能險都是“金融創(chuàng)新”的產物,是影子銀行的一部分來源。至于教育險之類的,那是幫助那些月光族強制儲蓄用的,只要你稍微有點理財能力就能遠遠超過它們的收益率。
8)?從制度保障來講,普通法系國家好于大陸法系,因為大陸法系必須依照條文,無法應對永遠處在創(chuàng)新最前沿的金融行業(yè)的變化。所以,理論上來說,散戶在英美兩國得到的保護要更多一些。
大力推薦臺灣財務?教育家林明樟MJ的書和文章,他的經歷也極為勵志。他的投資課程《超級數字力》2天1夜2萬元,是我現(xiàn)在最想買的東西。
填寫圖片摘要(選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