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一陣子朋友和女友分手了。他打電話給我說:原來有些感情不必等到畢業就維持不下去。我問,那明天的晚會你還參加嗎?
他說:怎么不參加,排練了一個月的節目,不上去露個臉多可惜。然后自己一個人在舞蹈室練了一下午。
看他那樣子我突然想起一首歌詞:我們哪有時間去遺憾,哪還有青春忙著傷感。還有兩年就面臨畢業邁入社會的我們,沒有時間遺憾,應該盡力把這四年過成最有意義的時光。我們只有自己,和自己所能用時間創造出來的一切價值。
02
《那年花開月正圓》熱播,除了演技在線的幾位主演,我更喜歡反派俞灝明的認真態度。距離2011年俞灝明拍攝受傷已經過去六年。在鏡頭下,我依然能清楚地看見他燒傷后留下的痕跡。
媒體報道,他面對鏡頭時坦然,不刻意要求將自己帶有疤痕的地方遮蓋住。再次拍戲的他,一如既往地敬業,可圈可點。
還記得2013年湖南衛視跨年晚會上,收視率最高的一瞬間就是俞灝明重新登臺的那一刻。
他穿著剪裁得體的深色西服,戴著黑色手套,微微低著頭,閉著眼睛,深情開唱《其實我還好》,聲音依然像曾經“國民弟弟”那般清純干凈,只是臉上多了許多從容和堅定。唱完后,他360度向全場鞠躬致謝,彼時臺下的每個人臉上都掛滿淚痕。
后來有媒體采訪到他,他還是那樣喜歡緘默。當主持人問到他受傷時心里的想法,他說:“那時候只知道很痛,所以脾氣不好。”
主持人又問:“復出后沒覺得惆悵或者不知所措嗎嗎?因為距離你很火的時候已經過去兩年。”
俞灝明沉默一會后回答:“我當初就是從不火到火,復出后也是一樣,忙著整頓心態,重拾演技,每天都很忙,再花一部分時間去難過惆悵,多浪費。”
他唱的那首復出歌曲我一直喜歡:平凡的苦衷,說愛說痛都太籠統。他什么都不說,但卻知道自己的目標。
03
前幾天看孟非做節目時的經典片段,他說:現在很多人相處都會產生不信任,慢慢地,那種不信任好像變成了一種提醒,對方真的就那么做了。究其原因我覺得,大多數人都是因為閑極無事。那些每天為了生活就已經耗盡力氣的人,哪兒還有時間不信任別人?
聽到他說這些,我突然想起這不就是我們大部分學生的生活嗎?
昨晚上氣候溫柔,室友說想去樓下轉轉。我陪著她一路走,一路沉默。在樓下坐了良久她才開口說:一轉眼大三了,不知道三年來學會了什么,其實一開始我就不喜歡這個專業......
我們聊了很久,心里總是不舒服,她是在后悔,而我則是心疼。心疼她浪費了三年。如果最開始就不喜歡,那么何必開始,竭盡全力轉專業不是要好很多?
我們總是這樣,當事情已經來不及挽回才知道后悔,當自己要面對社會才知道惆悵已經不能有什么作為。
“請辯”的創始人蔡壘磊說:人們不是懶,而是認知有限。如果有人告訴你,你要是堅持每天讀書一小時,健身一小時,學習新東西一小時,十年以后就給你一個億。估計大部分人會堅持下來。但如果沒有這個前提,許多人因為看不到回報就會放棄。
大學四年有時候就這樣”懶“下來,到最后才倍加難過和迷茫。
我后來拉著室友的手說:既然回不了頭,就一直往前走,青春還有啊,我們只要利用好所有的以后就不會再后悔。輝姑娘不是說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04
大學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最寶貴的時光,沒有過多的就業壓力,沒有過多的學業壓力。但大學也是最鍛煉自我的時光,考驗自律的能力,考驗自我愈合的能力。所以,我們哪有時間去后悔,惆悵,把時間都用來填滿自己內心,自然會無所畏懼。
在看覃彪喜老師的《讀大學,究竟讀什么》時有這樣一句話: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只有努力才可能有結果。
人們常說:我不敢倒下,我身后空無一人。在我看來,那些不敢倒下的人比時刻惦記著什么時候要倒下的人好得多。
大學時光是最青春的,也是最應該提升自己的。當我們一路走來,經歷許多磨礪與坎坷。
回頭時才會笑得無比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