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互聯網風口在給你營造怎樣的謊言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我這一代,以及我之后出生的大多數人,都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所有的信息都太輕易了,各種各樣的公眾號,熱門圍脖,稍一有熱點事件由互聯網添油加醋,就能如病毒般的傳播。今日頭條這類智能APP還能根據你的喜好直接推送分類內容,每天要獲取信息太多,多得讓我們不知道什么才是需要自己接受的,只有不停的刷手機,一天下來,我們記不得自己刷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放不下一部手機。

工作不順心的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僅單調了,而且暗淡無光,并且是個月光族,關注了好多所謂牛人的公眾號比如什么“剽悍一只貓”呀“阿何有話說”呀,“咪蒙”之類的,為啥關注他們:因為他們牛呀,所有的文章都是自己原創,隨便一篇文章都是10萬+,一篇廣告文都是十幾萬到幾十萬的廣告費呀,這么牛的人怎么不關注呢?跟著會賺錢的人才能多賺錢,這是多少人告訴我們的道理。于是極其容易被他上面的雞湯,干貨,還有廣告推文所影響。

而大多數的雞湯就是告訴你,哇,哪位誰因為互聯網從月薪兩千到月入十萬;所謂的發財就是要逃離體制,趁著這一波互聯網的東風燥起來,永遠在批評那些人“我那個學生會長的同學,安心的當著自己的公務員,拿著幾千塊的工資,見到他時永遠在抱怨工作不得志,而現在的自己早就通過寫作,互聯網實現了人生自由,生活極其舒適”。這些公眾號的作者,為了文章的閱讀量,也必須拿這些所謂的“朋友”寫進自己的文章,營造著這一個個假象,我這多么牛逼閃閃的人生,你怎么能不跟隨我呢?所以文章處處鼓動你去到互聯網公司工作,所以推送各種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方法,所以接著推出各式各樣的課程,看似便宜,粉絲在一時頭腦發熱的情況下,買了。發現在這個巨大的謊言下,買下的課程永遠都沒有時間去聽。

是的,我受到了這些雞湯的影響,創建了自己的公眾號,總覺得下一個發財的的就是我,而我忽略了一個人的所謂的“成功”不是靠金錢衡量,而所謂的“賺錢大法”,也不僅僅是那些大咖所吹噓的“速成法”能實現的。“二十天打造一口流利美式英語”,“三十天寫成一部小說”·····即使你買了這個課程,每天花了心思聽了之后,這些課程是都很有用,但是無一不都是課后要花更多時間去鞏固這課程中的類容。想想現實中,哪個能拿出二十天完完整整的時間來實踐我真的是否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文呢?

那些公眾號的寫手,在互聯網風口前就寫了多年的文章,只是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的條件下,讓他們省去了很多流程,比如投稿,審核,出版等。直接面對自己的粉絲,才給了他們更多發揮的余地。那些英語大咖,哪個不是本來就有名校中極強的教學經驗,口語能力,才敢開小課,在保證了質量的情況下,在粉絲口碑營銷下,課程賣出了幾萬次。那些讓我們看出來的“成功”背后都是硬梆梆的實力。

你如一張白紙,就算把整個騰訊集團都給你,你又知道如何運作,如何為自己賺錢嗎?非要走了很多彎路之后,我才知道唯一賺錢的辦法,不是互聯網賺錢,互聯網只是渠道,創造價值的自己才是核心。于是我開始明白這一點,才不被任何觀點左右,也開始不被手機控制,被網上雞湯洗滌的人生。

當你認識到自己應該創造什么樣的價值,才是你放下手機,開啟真正生活模式的正確方式。

最后編輯于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