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9月第一天,也是孩子們的開學第一天。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不同的家庭肯定會有不同的心情。
有的媽媽心態輕松、自信滿滿,因為自家孩子暑假報了不少輔導課,既復習了舊知識又預習了新課,就等著開學第一考展示成果了。
有的媽媽就心情凝重、滿懷擔憂,因為工作時間或者家庭條件的關系,暑假沒有太顧得上孩子的學習,真怕孩子一開學就比人家落下一大截,為此還給優媽留言咨詢好幾次。
優媽的朋友劉老師,做了十幾年班主任,談到這個問題時,他很有自己的見解:
每次開學第一天,我都會跟孩子們講一句話:“從今天開始,一切都是新的,只要你愿意努力,一切都不算晚!”
那些暑假里做了充足的復習和新課預習的孩子,值得肯定。而且他們憑借著暑假的積累,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會學得非常輕松,小測驗的時候不用太努力成績都會很棒。
但是這種狀態也比較危險,因為大家一看到孩子輕輕松松就能考個好成績,都會不由自主地夸一句:“你好聰明!”時間一長,孩子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確實聰明,而忽略了假期的努力,。每個學期總有那么幾個孩子,在度過了開學之初的一個月后,成績下降比較嚴重,后勁兒不足,因為暑假的“老本”已經吃光了。
對于那些暑假里沒怎么復習預習的孩子呢,媽媽們不用過于擔心,因為老師在講新課時總會照顧到班里的平均水平,不會因為有幾個孩子提前預習了就加快進度。所以,只要孩子能在開學之后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問題也不大。
一個學期跨度4個月,是一段比較漫長的路程,能夠影響、改變孩子學習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在開學之后慢慢發現、慢慢調整。現在才剛開學,媽媽們千萬不要過分焦慮,更沒必要為了追趕別人而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否則效果不佳。
那么,開學第一天,對孩子囑咐點什么好呢?怎樣才能讓孩子積極起來,而又不讓他感到太多壓力呢?這里引用班主任劉老師的一句原話:“勇敢舉手,從開學第一天開始,堅持到期末最后一天!”
1.多舉手,有助于培養孩子專注力
如果媽媽一直暗示孩子勇敢舉手,那么孩子在課堂上肯定也會“察言觀色”,試圖找一個合適的機會來舉手發言。而要想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就必須一直專注地聽講才行,于是,孩子的聽課的興奮狀態和專注力就被調動起來了,聽課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
要知道,專注力是成功的必備素質。很多一事無成的人,都有個共同的毛病,就是缺少專注力,無法對一件事情保持長久的興奮狀態。
2.多舉手,能活躍孩子的思維
聽完老師的問題后舉手發言,需要孩子在一分鐘或者更短的時間內快速運轉一下大腦,理清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并把語言組織一下。先不管孩子回答的到底對不對,這個過程本身就很有意義。如果您仔細觀察一下班上的學生,就會發現,那些平時上課發言比較多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現得很活躍、很愛表達。
3.多舉手,能減少其他同學的干擾,讓孩子獨立思考
優媽的教師朋友舉過一個很值得深思的例子:
一次下課前,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道題,問誰有方法解決,一個小女孩很快站起來說出了自己的解法;然后老師說,這道題就當家庭作業吧,大家再想想有沒有其他解法,明天一早交上來。
第二天老師收到同學們的作業后一看,絕大多數同學用的方法,都是那個小女孩說的那種。但是,這道題有5種解法,而小女孩的那種是最復雜的。
這個例子說明,孩子都有思考的惰性,一旦接受了別人的想法,就懶于自己思考了。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更夠積極一點,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那么他受其他人的影響就會小很多。另外,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師的肯定,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4.多舉手,能調動孩子積極參與的熱情
越不敢舉手就越膽怯,越膽怯就越不敢舉手。很多時候,孩子都是自己嚇唬自己、給自己找借口:說錯了會被笑話吧,算了,下次舉手吧……其實,只要邁出最艱難的第一步,就會發現沒什么大不了的。
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沖。不管是學習還是做其他事情,如果不參與進去、沒有一點熱情,都是難以成功的。積極舉手發言,就是培養參與感和熱情的好機會。
5.多舉手,能更多地吸引老師的關注
老師的關注,是最有效的鼓勵。一個受老師關注較多的孩子,更自信、更積極。但是,老師也是個普通人,注意力也是有限的,根本無法平均分給所有孩子,這一點各位媽媽應該都清楚,也能理解。
有些媽媽總是在家長會時找到老師說:“麻煩您多提問、多關注我家孩子!”但是,你家孩子從來都不舉手,從來都是低著頭唯恐被提問,即便老師想關注他也找不到好的機會呀!
馬云有句話說得很好:“你自己不努力,別人想拉你一把都不知道你的手在哪里!”
所以說,與其等孩子考砸了再去找老師,不如在開學第一天,就讓孩子以積極的態度去吸引老師的關注!要知道,很多孩子對某一門功課、某一位老師的興趣,都是從第一節課被老師表揚開始的。
開學第一天,不用談過多的期望,也不用再嘮叨成績了,記得給孩子布置一個小任務:第一堂課試著舉一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