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www.cnblogs.com/wangerxiansheng/p/4471819.html?
強引用和弱引用:
我們已經知道OC中的內存管理是通過“引用計數器”來實現的。一個對象的生命周期取決于它是否還被其他對象引用(是否retainCount=0)。但在有些情況下,我們并不希望對象的銷毀時間由是否被其他對象引用來決定,而是這個對象本該是什么時候銷毀就什么時候被銷毀。這時,我們得引入“強引用”和“弱引用”的概念。
強引用:當前對象被其他對象引用時,會執行retain操作,引用計數器+1。當retainCount=0時,該對象才會被銷毀。因為我們要進行對象的內存管理,所以這是默認的引用方式。(默認是強引用)
弱引用:當前對象的生命周期不被是否由其他對象引用限制,它本該什么時候銷毀就什么時候被銷毀。即使它的引用沒斷,但是當它的生存周期到了時就會被銷毀。
在定義屬性時,若聲明為retain類型的,則就是強引用;若聲明為assign類型的,則就是弱引用。后來內存管理都由ARC來完成后,若是強引用,則就聲明為strong;若是弱引用,則就聲明為weak。
所以說,retain和strong是一致的(聲明為強引用);assign和weak是基本一致的(聲明為弱引用)。之所以說它倆是基本一致是因為它倆還是有所不同的,weak嚴格的說應當叫“歸零弱引用”,即當對象被銷毀后,會自動的把它的指針置為nil,這樣可以防止野指針錯誤。而assign銷毀對象后不會把該對象的指針置nil,對象已經被銷毀,但指針還在癡癡的指向它,這就成了野指針,這是比較危險的。
避免“強引用循環“的僵局:
默認的引用方式是強引用,但上面說了有時我們還得使用弱引用,那是什么情況呢?
答案,強引用循環:A對象強引用了B對象,B對象也強引用了A。因為都是強引用,也就是無論是A是B都要在對方的引用斷了后才能銷毀,但要斷了引用,就必須對方對象銷毀。就會出現這種僵局,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就應該有一個對象“示弱”,使其為“弱引用”。
比較常見的,視圖中的父子視圖之間的引用:父視圖強引用子視圖,子視圖弱引用父視圖。
總結:由于要進行內存管理的緣故,OC里的引用默認都是強引用,但為了避免出現”強引用循環僵局“,所以有了弱引用(assign)。
關于copy:參考鏈接??
retain和strong都是指針拷貝。當有其他對象引用當前對象時,會拷貝一份當前對象的地址,這樣它就也指向當前對象了。所以,還是同一個對象,只是retainCount+1;
而copy則是內容拷貝。是實實在在的拷貝一個新的對象,拷貝了它的內存內容,成為一個新的對象(retainCount=1)。
深拷貝(mutableCopy)和淺拷貝(copy):
深拷貝就是內容拷貝,淺拷貝就是指針拷貝。
在OC中,若要進行對象的拷貝,則該對象所屬的類必須遵守NSCopying和NSMutableCopy協議,并重寫copyWithZone:和mutableCopyWithZone:方法。而系統原生類,之所以可以直接進行拷貝是因為它已幫我們自動做了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