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東 18:52
請教各位,自媒體和新媒體有什么不同李宏睿 19:02
我個人理解新媒體范圍更廣,包括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豆瓣、簡書、QQ公眾號等各個平臺,更多是于企業商業化的運營;而自媒體以上也可以有,但更多是形成個人或同樣價值觀的一群人的。不論是自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應該形成生態,從平臺上轉化到社群。張銳 19:03
自媒體應該打造的是個人媒體吧戴詩文 19:04
自媒體……自己做媒體?
新媒體……新工具及其衍生的新的使用方法張銳 19:05
新媒體是指除傳統的報紙電視等之外都屬于新媒體,電梯里的視頻廣告也可以掛到新媒體行業,新媒體指的并不只是在互聯網上的傳播途經。
新媒體(NewMedia)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百度百科
家民 19:05
樓上說的都對V先生 19:13
新媒體 - 舊媒體,說話的渠道和形式變了。自媒體 - 公媒體,發言的主體和權利變了。
媒體傳播的過程:
Σ作者(a,b,c)
→ 閱讀/見識/聽到 Σ素材/知識/新聞
→ 整理/聯想 Σ思想(a',b',c')
→ 生產 Σ內容【Σ(a'1,a'2,a'3),Σ(b'1,b'2,b'3),Σ(c'1,c'2,c'3)】
→ 發布至 Σ媒體(A,B,C)
→ 收錄至 Σ聚合平臺(甲,乙,丙)
→ 整合為 Σ內容庫(甲',乙',丙')
→ 呈現為 Σ頻道/欄目(甲'A,甲'B,甲'C,乙'A,乙'B,乙'C,丙'A,丙'B,丙'C)
→ 搜索“欄目名or關鍵詞”訂閱 Σ讀者
→ 觸發 Σ讀者(記憶,聯想,整理,評論)
訂閱頻道,實則訂閱的是頻道背后的作者,假設一個頻道對應一個作者,整個信息網中有100個作者,那么訂閱5個頻道就相當于每天聽5個作者對你說話,而他們說的話有你喜歡的或需要的,但不是全部都是你需要的,你聽到后還要再做一次篩選。訂閱關鍵詞,則相當于你用五個感興趣的主題/話題相關的詞串起全部的100個作者,在訂閱的時
候已經做了一次篩選,而不是讀的過程中篩選。這相當于在這個媒體聚合平臺中嵌入了一個google搜索,而其在每一篇文中對熱門關鍵詞以藍色字體呈現,點擊可轉到相關頁面進行訂閱,這又相當于在其中嵌入了維基百科詞條形式。至此,訂閱關鍵詞+藍色詞條=zaker訂閱頻道+google搜索+維基百科詞條鏈接。
- 開心嬌嬌 19:15
再次感謝各位,思路明了,知道明天的方向了
自媒體(外文名:We Media)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臺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絡社區。
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于2003年7月發布了由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聯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里面對“We Media”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簡言之,即公民用以發布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事件的載體,如博客、微博、微信、論壇/BBS等網絡社區。——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