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可以選擇,誰都會遠離貧窮,渴望富足,盡享恬靜的時光帶給我們的溫暖;如果人生可以選擇,很多人都會重新來過,將自己不完美的曾經裝點得五彩斑斕,光鮮亮麗。
但是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無法選擇家庭的貧富,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的容貌。我們能抉擇的只有在當我們有能力改變的時間段里,憑借自己的努力,用歲月的滄桑改變似乎注定的人生,用光陰的荏苒追溯理想中的遠方。
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會教育我們:人窮不能志短。即使家庭生活窘迫,也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才能有權利選擇人生。現在想來,那是因為父母親已經窮怕了,不想再讓自己的兒女像他們一樣,沒有見識、沒有文化,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
曾經,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穿上新衣服,吃到一頓肉;相聚學校的十幾里路都要走著去上學;家里養幾只母雞根本舍不得吃,留著下蛋賣錢交學費,否則就要被老師在班級里點名批評;外面的世界到處都充滿著新奇,令人神往。但這一切都因為貧窮而無法實現,由此也在內心中產生了深深的自卑感,這樣又怎么可能樹立起遠大志向呢?
當你沒錢交房租,第二天面臨流露街頭的時候;當你沒錢買面包,只能選擇忍饑挨餓的時候;當你為了生存,和一位拾荒人爭奪一個空礦泉水瓶時……你難道還敢說貧窮不可怕嗎?你難道還有力氣去空談理想、描繪自己的宏偉人生嗎?你還有心情去領略大自然的風光、感受城市里陽光的溫暖嗎?
人窮志短。所言甚是!
當你面臨窘境,身處困厄,即使再任性,也會讓現實折斷了你飛翔的翅膀,讓你將高傲的姿態放平、放緩。
記得一則新聞,講述杭州一名出租車司機,病重住院時已確診是肝癌晚期,吃不下飯,呼吸急促??擅鎸倓偺と肷鐣酿B女,他卻強打精神?!拔铱此粑щy,讓他吸下氧氣。他總說氣能透過來,不用?!睅讉€月后爸爸病情加重才向女兒吐露實情:“我總希望給你多省兩塊錢用用?!迸畠嚎拗f,可是一小時氧氣費才四塊錢啊。
是的,四塊錢對于昂貴的醫療費用只是零頭不到,但一小時四塊錢的氧氣卻可以讓這位父親呼吸順暢、減輕痛苦。已是彌留之際的父親,還想為女兒做些什么。于是他選擇了用這種方式傳達了對女兒的愛,也向女兒傳遞著一種精神——面對死亡,有一種人生態度叫堅強。
生活給予我坎坷,我愿披荊斬棘。
近日,一則《12歲初中學霸寫297字請假條 休學一年掙錢給媽媽換腎》的新聞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河南南陽12歲初中生顧廣釗瞞著父母,給老師寫了一封297個字的請假條。顧廣釗說,他需要為媽媽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他想去問問大夫,能不能把自己的腎換給媽媽,他還想趕緊打工賺錢為媽媽治病,“我要不惜一切代價救媽媽。
評論中對顧廣釗的孝心大加稱贊,很多網友也表示愿意為顧廣釗發起捐款,來挽救他媽媽的生命。雖然新聞的后續報道尚未及時跟進,但顧廣釗是幸運的,因為他的事情被媒體轉載、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應該說,一般的家庭面對這樣病人的時候,都承擔不起幾十萬元的醫療費用及后期治療。那么,此時面對自己的親人承受著病痛的折磨,卻無能為力的心情誰又能體會呢?
作為一名中學生,顧廣釗肯定是想盡了一切辦法,但是憑借一個孩子的能力又如何解決問題呢?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選擇休學一年,想通過外出打工賺錢來為母親治病,通過腎移植,來救自己的母親,不管符不符合實際,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從中我們看到的是母子之間的生命之愛。
而那些未被關注的無錢治病、因貧輟學的家庭,又有多少呢?也許他們終其一生,只能在最基本的生存一線苦苦掙扎。
美國富蘭克林說過:“貧窮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老死于貧窮的思想。”
是的,當我們生活困頓,得不到幫助時,那種內心里帶來的恐懼和壓力是非常大的。但你還不能逃避,因為這個既定的事實就發生在你自己身上。
上周,一個朋友的母親因為心臟病突發,送到了市里的醫院,僅僅住了三天,就花費三萬多元?;貋砗?,很有感慨地說:這人呀!只有到了醫院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也只有到了醫院才發現這錢根本不是錢,像流水一樣。所以,為了自己和家人不受罪,必須要有一個好身體,同時,為了以防萬一,必須攢一筆錢,以備不時之需。
其實,貧窮只是一種狀態,也是人生無法抉擇的命運之一,你如何面對它、改變它,完全是憑借你對自己人生的規劃和努力。
余華在《活著》里寫過這樣一句話:“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既然不論貧富貴賤,都是努力在活著。為什么不選擇微笑面對,不選擇勇敢堅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