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飯局多。在某一個飯局上,認識了一個大姐。大姐是個醫生,個子嬌小,面容和善,待人體貼,總是笑瞇瞇的,讓人暗生歡喜。女人的話題離不開家庭、子女,說到大姐正在讀大三的女兒時,大姐講了一個故事。
大姐的女兒剛上高三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對爸媽說:“我不想讀書!不想高考!不想讀大學!”大姐一聽,立馬知道,孩子壓力太大了。怎么辦呢?嚴厲批評、積極鼓勵、講道理?都沒有。大姐按捺住心中的焦慮,笑瞇瞇地問:“不想高考啊?那你想做什么呢?”女兒想了會,說:“我去學烹飪。我做菜很好吃。”大姐說:“好啊,有一技之長也很好,廚師也是個很好的職業。不過,社會上招廚師都要求高中畢業的,你是不是先拿到高中畢業證再去學廚呢?反正你也不高考,輕輕松松學完這幾個月吧。”女兒想了想,答應了。
女兒輕松了,大姐的壓力來了。雖然把孩子勸回了校園,但是真讓她放棄高考、放棄上大學嗎?如何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關呢?大姐去自己妹妹家要了一只小狗,一只黑色的比熊。女兒高中是住校的,大姐每天下午下班后,回家接上小狗就去女兒學校,讓女兒和小狗在操場玩半個小時。大姐也不過問女兒的學習,就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她和小狗玩耍。風雨無阻,天天堅持。可愛的小狗受到許多學生的喜愛,成為那一屆高三學生的吉祥物。漸漸地,女兒的笑容越來越燦爛。幾個月后,大姐對女兒說:“快要高考了,反正你也學了這么久,就去試試吧,考不上也沒關系。”女兒答應了,結果考上了一所重點本科大學。
聽完故事,大家撫掌贊嘆:“大姐真是深諳心理學!”大姐嘆口氣,說:“任何人之間的關系都不是純粹的,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是如此。就算是簡單的一句‘我愛你’,在不同的人聽來,會有不同的解讀。父母對孩子說“我都是為了你好”,在子女聽來不一定如此。不管我怎么勸說,在女兒聽來都有可能帶著其他目的。只有動物對人的依戀是純粹的,只有這種愛不會引起誤讀。其實是愛治愈了我女兒。”我們都感嘆大姐深有智慧。大姐粲然一笑:“如果老公應酬多、不愛回家,家里養一只狗也能栓住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