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尼爾森(Jakob Nielsen)的十大可用性原則,它們被稱為“啟發(fā)式”,因為它們是廣泛的經(jīng)驗法則,而不是特定的可用性指導原則。因此,我們不能把它上升為一種標準,而是應該當做一種經(jīng)驗來學習,然后跟現(xiàn)實中的設計結合來使用。
接下來,通過一些具體的實例來跟大家深度解析“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在設計中的用法。
雅各布·尼爾森(Jakob Nielsen)簡介
雅各布·尼爾森(Jakob Nielsen)是畢業(yè)于哥本哈根的丹麥技術大學的人機交互博士,他擁有79項美國專利,專利主要涉及讓互聯(lián)網(wǎng)更容易使用的方法。尼爾森在2000年6月,入選了斯堪的納維亞互動媒體名人堂,2006年4月,并被納入美國計算機學會人機交互學院,被賦予人機交互實踐的終身成就獎。他還被紐約時報稱為“Web 易用性大師”,被 Internet Magazine 稱為 “易用之王”。
原則一:「狀態(tài)可見原則」在設計中的應用
The system should always keep users informed about what is going on, through appropriate feedback within reasonable time.
系統(tǒng)應該讓用戶時刻清楚當前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也就是快速的讓用戶了解自己處于何種狀態(tài)、對過去發(fā)生、當前目標、以及對未來去向有所了解,一般的方法是在合適的時間給用戶適當?shù)姆答仯乐褂脩羰褂贸霈F(xiàn)錯誤。
場景案例一:頁面下拉刷新,頁面加載
場景案例二:按鈕點擊后的反饋
原則二:「環(huán)境貼切原則」在設計中的應用
The system should speak the users' language, with words, phrases and concepts familiar to the user, rather than system-oriented terms. Follow real-world conventions, making information appear in a natural and logical order.
軟件系統(tǒng)應該使用用戶熟悉的語言、文字、語句,或者其他用戶熟悉的概念,而非系統(tǒng)語言。軟件中的信息應該盡量貼近真實世界,讓信息更自然,邏輯上也更容易被用戶理解。
場景案例一:軟件使用界面與現(xiàn)實產(chǎn)品使用界面貼切
比如計算器的軟件界面設計和現(xiàn)實中的計算器界面一致,這樣設計能讓用戶很快上手,易于操作,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用戶已經(jīng)很熟悉計算器的使用方法了,這就是環(huán)境貼切原則。
場景案例二:語言文化習慣貼切
比如新浪微博安卓的中文版和國際版:微博的中文版和國際版的logo和內(nèi)部頁面風格、語言、結構布局包括交互方式也不一樣;考慮到國外用戶的使用,軟件的語言默認為英文,當然還支持各種語言版本,可以根據(jù)所需在設置中調(diào)整,另外國際版界面的布局使用的設計風格完全遵守谷歌的設計規(guī)范,這就是環(huán)境貼切原則,具體看下圖:
原則三:「用戶可控原則」在設計中的應用
用戶常常會誤觸到某些功能,我們應該讓用戶可以方便的退出。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把“緊急出口”按鈕做的明顯一點,而且不要在退出時彈出額外的對話框。很多用戶發(fā)送一條消息、總會有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不對的地方,這個叫做臨界效應;所以最好支持撤銷/重做功能。
場景案例一:比如微信聊天中的撤回功能
兩個人在微信中聊天的時候,我發(fā)了一條消息或者表情,突然覺得不合適,我可以在長按這條消息或者表情,在出現(xiàn)的選擇框中選擇撤回,然后重新編輯發(fā)送,來避免一時沒想好而錯發(fā)消息可能給對方或者自己造成困擾,這就是用戶可控原則。
場景案例二:比如谷歌相冊刪除照片之后的撤銷功能:
在使用谷歌相冊的時候,我們會對照片做一些操作,比如照片的刪除,當我在谷歌相冊中刪除一張照片的時候,它會在底部出現(xiàn)一條提示框,框內(nèi)后邊就會出現(xiàn)撤銷的提示,這也是用戶可控原則的體現(xiàn)。
原則四:一致性原則在設計中的應用
對于用戶來說,同樣的文字、狀態(tài)、按鈕,都應該觸發(fā)相同的事情,遵從通用的平臺慣例;也就是,同一用語、功能、操作保持一致。
軟件產(chǎn)品的一致性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結構一致性:保持一種類似的結構,新的結構變化會讓用戶思考,規(guī)則的排列順序能減輕用戶的思考負擔。
場景案例:例如:微信每個模塊的條目布局:微信中每個模塊的條目都有統(tǒng)一的“圖標加文字信息”的結構樣式,能讓用戶快速了解朋友圈、掃一掃、搖一搖、看一看、搜一搜、附近的人、漂流瓶、購物、游戲及小程序等功能都是作什么的,這就是結構一致性的體現(xiàn),如下圖:
2.色彩一致性:產(chǎn)品所使用的主要色調(diào)應該是統(tǒng)一的,而不是換一個頁面顏色就不同。
場景案例:例如:網(wǎng)易云音樂的顏色:網(wǎng)易云音樂的圖標顏色與界面的主色均為紅色,也包括其中一些標簽和強調(diào)的文字顏色都是紅色,整個界面除了圖片的有效信息外,都通過灰、白、紅色來呈現(xiàn),界面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這就是色彩一致性原則。
3.操作一致性:能讓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時仍然讓用戶保持對原產(chǎn)品的認知,減小用戶的學習成本。
場景案例:比如:安卓版微信、支付寶和釘釘APP中左上角的返回操作:它們?nèi)齻€安卓版的應用內(nèi)返回上一級操作,都是通過頂部左側(cè)的返回按鈕進行的,當然也可以通過安卓的物理返回鍵,這就是操作一致性的體現(xiàn)。
4.反饋一致性:用戶在操作按鈕或者條目的時候,點擊的反饋效果應該是一致的。
場景案例:比如:安卓版手機QQ信息列表的打開方式:它的信息都是列表式結構,不管你點擊那一行條目,下一級界面都是由右往左滑出,點擊頂部左上角的返回按鈕會從左往右滑回,體驗相當一致;這就是反饋一致性的體現(xiàn)。
5.文字一致性:產(chǎn)品中呈現(xiàn)給用戶閱讀的文字大小、樣式、顏色、布局等都應該是一致的。
場景案例:例如微信幾個關鍵界面的字體:下圖我用紅色框框起來的條目部分的文字,三個主界面不盡相同,但是,字體大小、顏色、布局的樣式都一樣,這樣讓整個APP視覺上看起來很舒服,這就是字體一致性,因此,我們在做視覺設計的時候盡量使用統(tǒng)一風格的文字。
原則五:防錯 原則在設計中的應用
比一個優(yōu)秀錯誤提醒彈窗更好的設計方式,是在這個錯誤發(fā)生之前就避免它。可以幫助用戶排除一些容易出錯的情況,或在用戶提交之前給他一個確認的選項。在此,特別要注意在用戶操作具有毀滅性效果的功能時要有提示,防止用戶犯不可挽回的錯誤。
場景案例一:比如網(wǎng)易新聞安卓版本的登錄操作
當用戶在網(wǎng)易新聞中登錄時,在沒有填寫完手機號碼和驗證碼前,底部的登錄按鈕是置灰不可點擊的,只有兩項都填寫完整底部的登錄按鈕才會變?yōu)榭牲c擊狀態(tài),也就會紅色的,這就是為了防止用戶犯更多錯誤,也是防錯原則的一種體現(xiàn)。
案例二:比如安卓版微信發(fā)朋圈動態(tài)時,點擊返回按鈕出現(xiàn)的提示彈窗
彈出框方式會增加不可逆操作的難度,當用戶發(fā)一條動態(tài)一半的時候,因為誤操作或者其它退出當前狀態(tài)的時候,使用彈窗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用戶這個操作會讓之前辛苦編輯的內(nèi)容刪除找不回,想要再發(fā)只能從頭開始,對用戶造成損失比較大;這就是防錯原則的另外一種體現(xiàn).
原則六:易取原則在設計中的應用
通過把組件、按鈕及選項可見化,來降低用戶的記憶負荷。用戶不需要記住各個對話框中的信息。軟件的使用指南應該是可見的,且在合適的時候可以再次查看。
案例一:比如谷歌相冊中的刪除照片操作
用一個類似垃圾桶的“圖標”標識刪除功能,對于用戶來講是有一定的認知負荷的,且點擊“刪除”之后用戶對于造成的后果及影響也不清楚,因此,刪除之后出現(xiàn)彈窗提示很有必要,此彈窗清楚的寫明了刪除之后的影響、后續(xù)的幫助說明以及操作的選項,彈出框的出現(xiàn)很好的減少了用戶前后的記憶負荷,這就是易取原則的體現(xiàn)
案例二:比如安卓版愛奇藝更新后的新功能引導
更新完APP之后,當用戶觸發(fā)到這些功能時,會出現(xiàn)下圖類型的遮罩類的提示,這些提示告訴用戶功能所在的地方以及功能的作用;這種做法在很多APP中都會出現(xiàn),這也是易取原則的一種體現(xiàn)
原則七:靈活高效原則在設計中的應用
汽車油門—新手用戶常常看不見,而且對于高手來說可以通過它快速與汽車互動。這樣的系統(tǒng)可以同時滿足有經(jīng)驗和無經(jīng)驗的用戶。允許用戶定制常用功能。
案例一:比如安卓版本支付寶中的編輯應用功能
支付寶首頁的應用是可以根據(jù)自身喜好自定義的,包括定義常用應用、排序、刪除、新增等等;這樣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個人興趣定制自己適合的應用分布方式,這就叫做用戶定制常用功能,也就是靈活高效原則的一種體現(xiàn),
案例二:比如安卓版QQ聊天常用表情模塊
安卓版本的QQ聊天界面表情彈窗中會有一個“常用表情”的模塊,它把個人平時使用頻率或者次數(shù)最多的表情進行歸類,當用戶使用的時候能很快的找到自己喜歡或者常用的表情,提高了聊天效率,體驗很好,這也是靈活高效原則的體現(xiàn)
原則八:優(yōu)美且簡約原則在設計中的應用
對話中的內(nèi)容應該去除不相關的信息或幾乎不需要的信息。任何不相關的信息都會讓原本重要的信息更難被用戶察覺。
案例一:蘋果手機中自帶的軟件(IOS11設計規(guī)范)
在新版本的蘋果手機中自帶的軟件中標題都屬于字體放大,界面簡潔的設計風格;還有蘋果自帶的音樂軟件中,段落中的標題和正文區(qū)別是很明顯的,標題明顯很大,而正文部分相對較小,這就是優(yōu)美簡約原則的體現(xiàn)。
案例二:例如安卓版網(wǎng)易云音樂及QQ音樂播放頁面
網(wǎng)易云音樂和QQ音樂APP音樂播放界面,從視覺及功能布局上面做的相當不錯,美觀簡約、功能主次分明、用戶體驗不錯;也是優(yōu)美且簡約原則的一種體現(xiàn)。
原則九:幫助用戶識別、診斷和從錯誤中恢復原則在設計中的應用
錯誤信息應該用簡單的語言(不要用代碼)來表達,準確地指出問題所在,并建設性地提出解決方案。
場景案例一:常見的錯誤提示框
場景案例二:支付密碼錯誤時的操作,“重試”可以讓用戶在不小心輸入錯誤中立即恢復。
原則十:幫助和文檔原則在設計中的應用
即使不需要文檔就可以使用系統(tǒng)也更好,但可能有必要提供幫助和文檔。任何這樣的信息都應該易于搜索,集中在用戶的任務上,列出要執(zhí)行的具體步驟,并且不要太大。
場景案例一:頁面上的的幫助提示
更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