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近五年來我體會最深、最引以為豪的事,就是我在主抓全市安全生產長效管理工作后,使得安全生產長效管理邁上了新臺階。由此,我對安全監管事業的那份情感越發深厚,對紅線意識、底線思維的感悟越發深刻,“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也愈發牢固。
起初,我對安全生產長效管理的認識不是很到位,總覺得在公安消防部隊工作了30年,主管過消防業務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安全檢查、考評經驗,認為消防、安監的業務是相通的。因此,工作中有意無意放松了巡查考評標準,去基層和企業巡查考評時,得過且過照顧面子,把一項嚴肅的工作做得表面化。
“長效管理關鍵是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夯實基層基礎。只有強化了基層基礎,才能有效防范事故。基層基礎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應該是在鄉鎮和企業。”分管副市長在季度工作例會上的一番講話讓我愧疚不已,仿佛給我打了一針清醒劑。“長效管理必須見成效!”我暗暗地給自己加油鼓勁兒。
記得2012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們巡查考評組一行來到新北區一家外資企業按計劃進行長效管理考評。剛坐下,企業負責人就迫不及待地打開PPT詳細介紹企業概況、生產情況和6S管理情況等,自稱6S管理比日本還多了1S。我們聽歸聽,查歸查,如果企業做得好就樹典型,查出問題就整改。最終,我們在臺賬中發現缺少外方總經理對中方常務經理的安全生產工作委托書,缺少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問題;現場管理也存在漏洞,如吊裝作業場所員工未佩戴安全帽,崗位安全告知未張貼上墻等。在問題反饋環節,當我們將檢查結果告知企業負責人時,起初該負責人還不樂意接受,認為自己做得很到位了。為了讓企業信服,我們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對安全生產的規定要求進行宣貫,對企業規章制度和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講解,最后提出合理化的整改建議。同時講明,長效巡查不處罰,整改不到位從嚴處理。企業負責人終于看出了我們的良苦用心,感動地說:“我們以前總認為做到位了,從沒有聽到有人提出過批評意見,這樣的檢查很到位,我們心服口服,馬上整改。”
這五年來,我們對全市鄉鎮街道和企業進行了兩個輪回的巡查考評。每年下發《常州市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日常巡查考評計劃》,會同市綜治辦、市紀委監察局、市公安局、市安監局、市質監局、市總工會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組成巡查考評組,走基層、進企業、查一線,每年對全市60個鄉鎮(街道、工業園區)及所轄的180家企業進行巡查考評工作。
在巡查考評點評時,我曾不止一次地說,政府抓安全生產工作就好比是電氣線路通電,需要通過每個節點層層傳導下去,最終必須落實到企業這個接收主體上。如果企業這個接收主體沒有任何反應或者反應不及時,那么我們政府再怎么講、制度措施再怎么詳細也是空對空,落不到實處。長效巡查考評就是確保安全管理“不斷線”“不斷電”。
前幾天,我與巡查考評組負責人、市安全生產監察支隊支隊長蘇常一起小結長效管理工作時,他異常興奮地說:“僅幾年的工夫,企業的安全生產制度臺賬建立了,責任體系落實了,政府部門的‘一企一檔’網格化管理逐步形成了,對安全生產我們心中有數了。”
是的,幾年來我們盡心盡責,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成效顯現。雖然苦點累點,但我們問心無愧、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