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經上寫到:“事必有因,其因必果”。
可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你的結局,是你的“果”?
小白,你和我認識三年,住了兩年,每天晚上,我會給你道聲晚安,作為回應,你也說晚安,可晚安之后,往往是我的呼吸聲給你做熬夜甚至通宵看電子小說的伴聲,待我白天去學習或游玩,你卻在床上補覺。完全相反的作息規律,我也只能嘆嘆氣,曾勸過你無數次少看點小說,可你每次答應后卻繼續我行我素,絲毫作用不起,次數多了,我也習以為常了。
可是,我沒想到的是,大四,你因為掛科太多被留級,到大三的補考,你又因為再補考不過被退學,然后,你領著你開學第一天買的的行李箱,背著背了三年半的書包,像個被世界拋棄的孩子一樣走出學校大門。你走的昨天下午,我送你出大門,給你買火車上的零食,陪你一起等車,然后微笑和你告別。可是,我明明是想哭的,明明是不想和你告別的,因為,這一別,或許,一生都不可能再相見了,可是,我只能微笑。
“事必有因,其因必果”原是《圣經》里面的一句話,可我在反思你的大學生涯時,卻也只能想到這八個字。和你相處過程中,你沒有哭過,掛科沒有,被老師約談沒有,對了,我忘了,你在看小說時哭過無數次,你就像個孩子一樣,對這個世界單純的像張白紙,不知道人言可畏,不知道碎語流言。你是我活過二十幾年里見過第一個或許也是唯一一個如此單純卻單純的可怕的人。說起可怕,則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可怕。和我一樣,你也來自農村,一樣經過自己的努力通過高考來到大城市,一樣給父母揚眉吐氣,可是,如今,在這個城市里,你的單純,就是錯誤,在你掛科的時候,為什么不想著去好好復習幾天再迎接補考,為什么非要看那些所謂的穿越劇,愛情劇,人鬼劇等等幾乎是浪費時間的狗血劇,怎么不去想想,我們在學校的每時每刻都有成本,逃的每節課都有成本,走的每步路也有成本,可你怎么從來不去想這些。
是大學像個怪物,吞噬了你的靈魂和青春嗎?才讓你如此墮落,才會走到今天。我不知道你離去的那刻,有沒有想哭,我只知道,我看著公交車上的你向我搖手告別的時候,我內心淚流滿面。上次大學或許是你青春里的一次旅行,一種儀式,可是,它如今烙在你的生命里,成為你的恥辱,你看到了嗎?你感受到了嗎?
人要學著保護自己,這是天性。不管是我高中的少言寡語還是大學的刀子嘴,我只知道,一個女生在外,必須知道何人可交,何事可做,我不能排除人生中有幾條狗的存在,可狗畢竟是狗,它的一生也就那樣了,可我們不同,我們的人生剛起點,就像飛機剛要起飛,等待我們的就算不是平坦的萬里無云,可至少站的高看的遠。或許,你和我不同,你的世界里,只要上個大學,然后做個傳統女人就好。可是,你把你這起碼的人生規劃大綱都沒起草好,它就落下帷幕。
回到家里,迎接你的將會是什么?我不敢想像,你出現在我的人生中,我很開心,你從我的人生中退出,我悲傷不已。
多希望,這個世界對你溫柔些,讓你一直做個孩子,開心時笑,傷心時哭,可是,這個世界不養閑人,要生存,得為它做出些價值,它才會讓你活下去。父母在看著我們,看的他們有時恨不能替我們去做,那些愛看笑話的人也在看著我們,恨不能我們重重摔一跤,從此一蹶不振。可是,對我們來說,都不敢,不敢讓父母在年邁之齡卻不能安享晚年,不敢讓周圍的狗們聞到血肉的氣息。我們,說是活著,作為一個人,我們是自由的,可是,明明要肩負那么多,明明要活出樣來,給周圍的人和狗看。
小白,或許大學出現在我生命里的你,是上帝派來指導我的天使,教我如何去努力,如何去看待生命,以及如何去衡量青春的價值。于我而言,在你離去之后,最多就是惋惜以及反思,然后時不時聯系你一下問問近況。可對你而言,在大三被退學,這是一件在你人生之路上一個很重要的轉彎處,我不否認那些大學上到一半就退學不念的人也有前途與成功,可是,你和他們情況不一樣,你該清楚,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從此,就是另一番景色。
你活生生的給我上演了一部悲劇。突然想起我們一起在河南中石化實習時,給我們做安全培訓的師傅曾說過,“何為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當時,你也在場,還做了筆記,可是,如今,你卻成了悲劇的主人公。我不是個感性的人,我只為父母,男友哭,甚至自己親手養的小貓去世了,我都沒有掉過眼淚,只是祝福它走好。可你不同,我就像《小王子》里的玫瑰,我也是被你馴養了的,我吃過你的零食,和你坐在一起看過綜藝節目,也一起逛過街……
我多想多想也給你祝福,可我不能,不是自私,而是貓去世了,這世的悲傷就完了,對于它而言,何不祝福?可你,卻還要背著枷鎖繼續前行,連路上會有哪些妖魔鬼怪都不知道,你讓我如何祝福?
這是學校宿舍門前的櫻花,你還會再看到嗎?
離別從不歡愉,“事必有因,其因必果”
的法則也從不對誰開恩。
我期待你命運的反轉,期待有天,你對我說,沒有什么可以作為一種結局,來衡量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