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參加“思維導圖”的學習,完全源于個人喜歡“較真”的個性。
? ? ? ? 這些年,我發現在各類學習課程中,很多老師都會做這樣的布置:“請用思維導圖完成......”,而通常的結果,是大家憑著自己的習慣、喜好,或總結或梳理或排列,用自己的方式,把老師要求的內容用一張圖片的形式呈現出來。比如我自己,就是按自己的歸納習慣總結后,找一張契合度高的卡通圖畫在中間,然后把其他內容用幾粗細不等的細條分布、連接一下,粗略地一看——不錯,“圖文并茂”。由于沒有專程學習了解過思維導圖,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技法,更無心法;看有那么多人畫得熱鬧,也辯不清楚孰真孰假、孰好孰壞......;對于專家推薦的好圖,因為不掌握讀圖技能,無法及時接受和吸收別人分享的精品......這感覺,大大地不妥!
? ? ? ? 對于我這種C特質(謹慎的修正型特質的人,高標準、完美主義者,擅長分析,重思考)較明顯的人,這“梗”一旦形成,若不解決,它永遠存在那里,不會消除、只會增大。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思維導圖”這個學習工具,它并不是我們的“綱需”,也因此我一直沒有專門去深入了解。直到今年“五一”廣州兩天的DISC落地課,開啟了我和“周記導圖”的友誼和緣份。
? ? ? ? 我和周桅老師同在一組,且鄰座,共同學聽課、探討、喝茶(周老師很有點小情調~居然把茶具帶到了培訓課堂......),所以兩天下來算是“近距離”、“親密接觸”。聽周老師介紹思維導圖時,并沒有特別感覺,但兩天的時間,感知到了周桅老師實際上是一個性情溫和、善于學習、熱愛生活、樂于分享的重慶妹子,她愛上學習思維導圖并獲得相關榮譽更是注冊了自己的品牌來做實訓營推廣......,那個時候,我就感覺到機緣到了,在等待著她的“推銷”和邀約的同時,積極地希望她能夠在DISC社群中推廣......于是,便有了我的“周記導圖”實訓營之旅。
? ? ? ? 第一次參加這種網絡教學,每三天一次課,千聊語音講授(一小時/次),然后每次課后都要完成二至三份作業......雖然算是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能力較強的老同志了,但我發現進入思維導圖的學習后,也會有一個混沌的過程——自身多年的慣性思維,與思維導圖中的如:技法、心法,對別人思路的分析,對自己觀點的總結,溝通技巧、寫作技巧的梳理,特別是提煉“隱含階層”的推理過程......等等,不能及時匹配和對應,真是燒腦!在準備工作完成后,繪制導圖,同樣需要精心設計,務求有效呈現思維導圖的六要素,費力、耗時,對人的耐心、韌勁都是極大考驗,不靜心難以為之。
? ? ? ? “學有所獲,貴在堅持”。對于這樣一種網絡教學方式,存在時間、地域、背景的差異,同時在沒有任何強制要求的情況下,堅持聽課和動手實踐,是“學有所獲”最重要的因素!聽課、復聽、看課件,思考、動手、對比......堅持,重復;再堅持,再重復......每日功課,不論水平高低,必須堅持完成。不知不覺中,到今天我已經畫了大大小小24張圖(不含草稿),學習過程中得到周老師的用心一對一點評和打CALL,助教、學姐們的認可、鼓勵、建議,有探索的辛勞,更有收獲的喜悅。
? ? ? ? 生活處處皆學問,學以致用是王道。課程即將結束,我算是初步掌握了思維導圖的技法、了解了思維導圖的心法,以后再遇到關于“思維導圖”相關要求,我不僅能很清晰地把握關鍵點,也能快速吸收和學習。相信它能為我日后的生活、學習,提供各種幫助,增加諸多樂趣。
? ? 學無止境,潛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