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出差的幾個月里,看完了張嘉佳筆下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在離開了重慶之后,我在張一白的電影里,憶山城。
初夏,小伙伴們得知我在重慶出差,紛紛表示要來看我,以慰辛勞。看著她們在群里的熱烈討論,我默默嘆道:“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爾等不必前來相伴。”
菜菜立刻反駁道:“一個人吃火鍋是何等寂寞清冷之事,我等怎忍心至你于此?”
內心無力,只能感慨年少無知時交友不慎,她們果然是要打著來看我的旗號,行吃喝玩樂之實。
不過如此也好,重慶,我們來啦!
(一)解放碑、八一好吃街、較場口夜市
解放碑是重慶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從輕軌臨江門站的D出口出站,經過時代廣場的鋼琴階梯,我們在上面叮叮咚咚地蹦噠了一會,然后從時代廣場里出來,就看到解放碑了。
作為城市地標,解放碑的游客自然很多,即使是在凌晨,周圍的商場店鋪都關門了,可是解放碑前依舊很熱鬧,我們嬉笑著打鬧著,合影留念。
聽重慶本地的同事說,他們到解放碑最喜歡做的兩件事就是打望美女和吃遍一條街。重慶的美女是真心多呀,身材好顏值高,皮膚特水靈,性格爽快又耿直,難怪重慶的男生會以耙耳朵為榮了。
從解放碑一邊看美女,一邊走兩步,就來到八一好吃街和較場口夜市了,那么多好吃的讓我們目不暇接,好又來的酸辣粉,麥麗絲的墨魚仔,巴渝正月的醪糟小湯圓,開心貓的串串們,還有讓我驚艷的一只酸奶牛,最愛他家的原味酸奶紫米露了,在重慶的這段時間,真是怎么喝都喝不夠呢。
鑒于吃了太多,胃容量告急,自然要運動消化一番,去山上看看夜景是個不錯的選擇。
(二)長江索道、南山一棵樹、南濱路鐘樓廣場、鵝嶺公園瞰勝樓
晚上八點,上海的天早已全黑下來,而此時重慶的夜才剛剛降臨。
不覽夜景,枉到重慶。
“空中觀光車”長江索道,是最富氣質感的山城符號,乘著索道,慢慢悠悠地晃過江面,看山城華燈初上,燈火萬家。若遇上濛濛細雨,那就最妙了,可以欣賞到一幅水墨淡彩的《巴山夜雨圖》,會讓人情不自禁地念誦起“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從索道站出來,坐上去觀景臺的車,山路盤旋中,很快便能到達南山一棵樹。此地名為一棵樹觀景臺,實則真有一棵樹。三兩好友,登觀景臺,看渝中半島,山環水繞,燈火輝煌,有一種隔岸觀火的奇妙視覺,吹吹山風,再來上一瓶山城啤酒,好不愜意自在。
當山城沉浸在濃濃的夜色中時,緩步登上鵝嶺公園瞰勝樓,登樓遠眺,兩江風光盡收眼底,夜色闌珊中,想起清朝王爾鑒曾詩云:“高下渝州屋,參差傍石城。誰將萬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難掩,云流影自清。領看無盡意,天水共晶瑩。”古人誠不欺我也。
重慶的夜景,宜登高遠眺,宜江邊漫步。漫步于南濱路上,看江面霓虹倒影,影影綽綽,似星辰墜江。一瞬間,心中小確幸彌漫,偶遇一支夜跑的隊伍,我們也忍不住跟著奔跑起來。
(三)磁器口古鎮
重慶磁器口,一個很像南鑼鼓巷和曾厝垵的地方,踩踩青石板路,和小伙伴們一起逛吃逛吃,手工酸辣粉,雞絲豆腐腦,還有要排隊排很久的陳麻花,還有等等等等。
比較有傳統特色的是茶館,節目單很簡單,但節目足夠精彩:長嘴壺功夫、川劇變臉、三皇茶道。真可謂品巴渝蓋碗茶,識國粹真章。
喝完茶,在寶輪寺對面的一家雜貨鋪里淘著寶,突然聽到干凈溫暖的歌聲,急急忙忙循聲而去,是一家咖啡酒館,老板抱著吉他,自彈自唱,悠然自得。一首往事只能回味,一首少年錦時,在這里,時光仿佛是倒流的。
其實磁器口有很多這樣的咖啡酒館,小資而又小清新的裝修風格,配上駐唱歌手的民謠,點一杯咖啡,翻幾頁書,和朋友聊聊天,打打撲克,逗逗貓,或肆意歡笑,或發呆放空,人們總是很輕易的就會愛上這里,聽說因此而停留定居的大有人在。
(四)夜游朝天門、千廝門大橋、洪崖洞
重慶看夜景的地方著實很多,比如剛剛提及的一棵樹,瞰勝樓,南濱路,又比如朝天門“兩江游”和大名鼎鼎的洪崖洞。
在夜幕降臨前,我們到達朝天門,看完長江和嘉陵江兩江交匯,鑒定完兩江顏色區別明顯后,無不有些失望,菜菜說:“我們歷經千辛萬苦九九八十一難來到此處,朝天門就給我們看這個?”
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早早登上游船,坐在頂層的有利位置,坐等啟航游兩江。看完從船上下來時,大家無不感慨不虛此行,就如售游船票的美女介紹的一樣:“乘游船夜游兩江,猶如在星河中暢游,兩岸燈火通明,星月華燈倒影水中,江水悠悠,江風輕佛,清茶淡酒,一洗世間煩惱。”
游完船,我們一行就往千廝門大橋去了,這是一座跨江公路和軌道交通兩用橋,遠望像一把造型獨特的豎琴,銀灰色主塔,搭配橙色拉鎖,與東水門大橋遙相呼應,并駕齊驅。千廝門大橋旁就是洪崖洞,依山而建的吊腳樓,華燈之下,仿佛置身于千與千尋的世界里。
洪崖洞街頭,偶遇freeband樂隊演出,雖然他們在電影里的鏡頭很短暫,但作為洪崖洞的常駐樂隊,他們的出現無疑很好的體現了重慶的文藝氣息。很喜歡他們唱的beyond的歌,尤其是那首我喜歡的《不再猶豫》。
洪崖洞的神奇之處在于,從第一層出來是大馬路,從第十一層出來還是大馬路,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找到各種好吃的,吃貨的直覺總是異常敏銳的,甜甜糯糯的紅糖糍粑,有微麻中麻重麻佬麻之分的抄手,好吃到想要再來一碗的豌雜面,以及吃不太習慣的紅糖涼糕和涼蝦。
吃著抄手,和店里的阿姨閑聊,尋思著在這附近要去哪里吃正宗老火鍋,阿姨介紹說洪崖洞旁的胖子爛火鍋就很好。于是,心動不如行動,我們向著火鍋出發了。
(五)火鍋!火鍋!
重慶是一座連空氣中都飄散著火鍋味的城市。
我們在胖子爛火鍋欲點紅鍋時,服務員阿姨很直爽的說:“你們吃不了那個,還是點鴛鴦鍋吧。”
小伙伴們表示不服,紛紛表示自己平時挺能吃辣的,在她們鄙視的目光下,我義無反顧的點了鴛鴦鍋。
在我剛到重慶,同事們給我接風,帶我去吃火鍋時,我也是這樣的,表示自己能吃辣,要感受一下最正宗的重慶火鍋,于是他們點了九宮格,結果沒吃幾口,我就被嗆的吃不下去了,那淋漓盡致又麻又辣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
重慶火鍋的菜品種類很豐盛,最經典的莫過于毛肚鴨腸耗兒魚,非典型的例如麻花,第一次知道原來麻花還能在火鍋里涮著吃。在火鍋煮沸前,先來點現炸酥肉,搭配唯怡豆奶,或者喝點啤酒整點歪嘴,靜靜的等待湯底沸騰,也是一種幸福。
重慶火鍋的油碟選擇很多,聽說最巴適的吃法就是簡簡單單的芝麻香油加蒜泥。我不愛吃蒜,只要是有蒜的東西我都不碰,可是來到這兒,每個重慶人都告訴我,芝麻香油里一定要加蒜泥才好吃,只試過一次,我就喜歡上了這個味道,以至于回來之后去吃海底撈,我調的蘸料里也只有蒜泥和芝麻香油。
好像聽誰說過,千萬不要讓吃貨作詩,因為那注定是一場劫難,可是吃著吃著,靈感就這么突然降臨了,“毛肚鴨腸耗兒魚,血旺唯怡炸酥肉,油碟蒜泥加香油,啤酒一杯能飲無?”當我臨場發揮完,小伙伴們都震驚了,半晌才知道拍手叫好,聊天話題瞬間轉變為論一個吃貨的自我修養。
若要問我重慶什么最好吃,毫無疑問一定是火鍋,無論是南山上的老廠火鍋,還是洪崖洞旁的胖子爛火鍋,亦或是防空洞里的洞子火鍋,都那么的令人回味無窮。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曼哈頓嗎,沒有,但我見過凌晨兩三點的重慶火鍋店,依舊人來人往,很熱鬧。
(六)一些碎碎念
重慶好吃好玩的地方很多,在這座不分東南西北,只分上下左右的3D魔幻城里,奇跡每天都在發生。
重慶人民很熱情,雖然他們分不清東南西北,但他們會告訴你附近老字號的小吃怎么走,甚至會帶你過去。我們就遇到過兩個熱心的重慶司機,免費帶我們去附近的老火鍋店,這些火鍋店從外表看感覺沒什么人氣,當我們一邊在猶豫是不是被托兒坑了,一邊繼續往里走之后,發現里面別有一番天地,幾十張桌子,幾乎座無虛席,而且本地人居多,至此我們對重慶人民的熱情充滿了感動。
到了重慶,不得不提的就是軌道交通,重慶的2/3號線是輕軌,1/6號線是地鐵,這點可以從運行的軌道來分辨,其中最有名的要數2號線李子壩站了,李子壩站位于渝中區的居民樓內,坐在車頭那節車廂,感受輕軌如過山車般穿樓而過,忽然就理解了什么叫做“停在八樓的二路汽車”。李子壩站雖是處于六樓的站點,但一邊可以遠眺,一邊卻又是平地,這讓我們再一次為山城的地形而在風中凌亂。
更凌亂的是在入住酒店時,我們從大馬路上進入酒店,在大堂登記后,客服告知房間在二樓,從大堂去二樓時,電梯是下行的,我們這才發現馬路邊的酒店大堂其實是在十三樓。
在山城,不要以為坐公交車坐過站了,到反方向往回坐一站就好了,那很有可能要翻越整座山,也不要以為沿著巷子走總是會找到馬路的,那很有可能會走到山頂去吹風,不要問我是怎么知道的,畢竟人艱不拆。
重慶還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就不一一贅述了,比如黃桷坪涂鴉街,羅中立美術館,十八梯,觀音橋,洋人街,湖廣會館,三峽博物館,南開中學,重慶大學等等,還有重慶附近的,高樓林立的國家級貧困縣武隆,在那里可以來一場地心之旅。
離開重慶之后,常常會想起那一城燈火闌珊,一盞燈,一座城,我從重慶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