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每次快快揉眼睛表示瞌睡的時候,我需要費半天力氣,喂奶、搖晃、遛彎、放音樂等等,最后還要哭幾聲,才能睡著。可是,在爸爸或者奶奶懷里,只要輕搖幾下,就會睡著。
最典型的是每天中午,如果是我看著,從十二點半開始,至少要玩鬧到兩點半或者三點才睡。可是如果是奶奶看著,不到五分鐘吧,就聽不到聲音,祖孫兩個就悄悄入眠了。
除了睡,還要醒啊!
好容易人家睡了,咱也想跟著睡啊!好吧,感覺入睡沒多久,就哭著醒來,必須抱在懷里哄一哄,才再次安睡。可是,爸爸看著睡,能安靜地睡差不多兩小時,奶奶也一樣。
嚴重懷疑這孩子故意欺負我。
后來我想,這是不是孩子粘媽媽的表現呢?每天我要上班走的時候,他總是撲騰的不肯離開我。眼睛一旦看不到我,就瞇著眼放聲大哭。而只要聽到樓道里有腳步聲,就一直盯著門看,如果是媽媽回來了,雙腳不停跳躍,喉嚨發出開心的嗚聲,眼角眉梢都是綻放的笑紋。雙臂張開,向媽媽的方向撲來。因為要換衣服洗手,他總是用哭聲表達自己的急切。
所以,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他也不舍得睡吧!無論坐在一起玩玩具,還是躺在床上翻滾,每隔一會兒,都要攀著媽媽的手臂,仿佛確認媽媽的存在。不時的要求抱著,在懷里才最安心吧!
想起席慕容的文章,名字好像是《媽媽的羽衣》。講已經是小學生的兒子在房間游戲,媽媽在一旁畫畫———或者是寫字了,兒子總是不時的喊媽媽,聽到媽媽的聲音,才能安心。
一個孩子,對母親的依戀,不見得時時刻刻,卻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露。這種依戀,要持續很久很久,即使長大,即使老去,只要母親在,我們疲倦的心,就可以脆弱點,可以依偎在母親身邊,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