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簡書寫的20th文章
文/馮近兒
一味的追求快節奏的慣性心理,無疑為生活增加了許多節奏感,但也似乎給生活徒添了許多煩惱,比如我時常發覺自己走著走著就走到同伴的前方,這種既尷尬又不想遷就別人腳步的畸形狀態,久而久之倒是更習慣獨行了。
最近因為連續失眠,使得我整個人都變得脆弱和不堪一擊,對應到我的狀態就是白天頭痛欲裂,雙目酸脹,面部因為缺乏光澤而使得整個人看起來少了年輕人的朝氣,伴隨這些癥狀的我,簡直覺得自己糟糕到了極點。
想著這些問題,我快喘不過氣來了,急躁萬分。
我想法子讓自己慢下來。于是我開始每天睡前閱讀、寫日記,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發現原來內心的安靜 ,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安全感,把自己的問題寫出來,而不是逃避時,突然自己變得更真實可觸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滿足感。
因為對于工作有著極度的熱情,我時常很敬佩一種叫做享樂主義的生活觀,對于擁有這種取向的人,他們活的似乎更自在有趣一些,事業是人生的第二樁事,永遠沒有生活那么重要,為事業忘卻了生活,這本來就已經本末倒置了。
曾經翻過一本書——那種真正傳遞將生活作為極致追求類型的讀物,它曾經列出過一些可以控制生活節奏,而享受那種曼妙的建議,比如:
在安全靜寂中看一本書
在陽光下躺著曬太陽
安靜的聽清晨的鳥語
晚上散步,不帶目的性的
或者坐在路邊看人潮來往
這其中的一些 建議都是我時常回去嘗試的,我發現這樣的畫面真的很令人羨慕,簡直就是卞之琳的那句:你站在窗口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戶,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連我自己都會忍不住的說一句:好美!
最近朋友常說我走在一條加速跑向人生終點的道路上,這使我害怕了,畢竟我曾明目張膽的說過:我是個怕死的人,我還貪戀人間。于是,我決心改變現在的狀態,因為工作而焦慮的,就想辦法去釋放,愛工作,但更要愛生活,這是現階段我該給自己的警告吧。
工作可以快,但請給生活一點時間,慢慢領略某種參與生活而帶來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