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經常聽父親說起,他當年上學時,正是生活艱苦的年代,很多農村家庭貧困,因為孩子多,沒有能力讓他們上學,而我母親就是一個例子,因為是家里的老大,早早幫姥爺姥姥干農活,把上學的機會留給了下面的弟弟妹妹。而父親當年能上學多虧了奶奶堅持,把她陪嫁的首飾當了,給父親交學費。因此父親格外珍惜上學的機會。
近些年,關于同學聚會的話題經久不息,層出不窮。有畢業十多年,二十多年,久不聯系的,號召在一起聚聚;有剛畢業的學生,也是每年一聚。不過,真沒想到,我七十五歲的老父親也趕了一回同學聚會的班車。
前兩天回家,聽父親說起,最近參加了一次小學同學聚會。說起這些父親滿面紅光。想想當年十來歲的孩子,記憶在腦海里的面貌還是那么童真稚嫩,到現在闊別六十多年,曾經光滑的臉上爬滿了深深淺淺地皺紋,曾經明亮有神的眼睛也因無情的歲月,增添幾份渾濁。背也駝了,也許有的已經拄起了拐杖。臉上,手上都長了老年斑。這樣幾十個老頭老太太圍坐在一起,滿頭華發,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這場面,初看可能覺得有些喜感,可細想下來,卻多了幾分感慨。
感慨歲月給他們留下了太多蒼老的痕跡,卻也讓他們多了幾分千帆過盡的從容,淡定。不像我們年輕人聚在一起,話語間都透著一股浮躁之氣。
父親在去飯店的路上,正好遇到一位老太太,他知道這個時間點兒來這兒的肯定是老同學,他笑著看著對方,對方也看著他,都想在彼此臉上找出依稀熟悉的地方,可那些已被歲月沖刷的無影無蹤,怎么也找不出了!父親說出自己的名字,又問:“肯定是老同學了,恕我眼拙,請問您是?”當對方說出了名字,父親這才想起來,腦海里她小時的模樣和現在的她,終于完全重合了。
一群老人圍坐在一起,笑聲連連,有熟悉的,相互詢問著近況,有陌生的,你問問我,我問問你,再依著名字將腦海中的相貌和現在對照,重合。紛紛感慨歲月的流逝,并慶幸現在還能再聚首。
父親的這些同學里有部隊老司令,退休老干部,教師,還有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農民,這時的他們已經不再注重以往的身份,只想重溫過去那些無比珍惜的童年時光。有種“恰同學少年,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感覺。
猶記得我們畢業時,曾經說當我們都老了,變成頭發花白的老頭老太太,我們再相聚一起,那是什么感覺,那場面才叫震撼呢!不像現在動不動剛畢業就兩年一聚,三年一聚,一點新鮮感都沒有!
真沒想到,父親把我們當時說的愿望實現了!
我在一旁認真聽著父親說著他們聚會的情形,說著他們當初上學時的趣事,父親的臉上散發出一種耀眼的光芒,仿佛重新回到了當年,變回當初那個朝氣蓬勃的少年,懷抱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