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瑛碑》書風頗嚴謹,富素樸之趣,是漢隸成熟時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學習隸書最佳范本之一。
清代萬經在《分隸偶存》中評論此碑稱:“字特雄偉,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p>
翁方綱評論此碑,“骨肉勻適,情文流暢?!?/p>
何紹基評論此碑,“樸翔捷出,開后來雋麗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p>
中文名
《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
年代
桓帝永興元年(153年)立
現存地點
山東曲阜孔廟
風格特征
字勢開展,古樸渾厚,俯仰有致。
書法價值
用筆結字規范,宜于初學。
《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又稱《修孔子廟器碑》、《韓明府孔子廟碑》等,是中國東漢重要碑刻。東漢永壽二年(156)立?,F存山東曲阜孔廟。碑身高1.5米,寬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陽16行,滿行36字,碑陰 3列,列17行;左側3列,列4行,右側4列,列4行。碑文記述魯相韓敕修飾孔廟、增置各種禮器、吏民共同捐資立石以頌其德事。碑側及碑陰刊刻捐資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錢數。此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評價甚高。碑文字跡清勁秀雅,有一種肅穆而超然的神采。
全稱
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
別稱
韓敕碑,修孔子廟器碑
朝代
東漢
立碑地
山東曲阜孔廟
《華山碑》全稱《西岳華山廟碑》,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四月刻,此碑與《禮器碑》一樣被譽為漢隸中典范,結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齊整,波磔秀美。碑原在陜西華陰縣西岳廟中,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毀于地震。隸書,二十二行,行三十八字。額篆書“西岳華山廟碑”六字。末行有“郭香查書”字樣?!度A山碑》是漢碑隸屬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鮮于璜碑》全稱《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立。1973年5月于天津武清縣高村出土。碑呈圭形,高242厘米,寬83厘米。隸書。碑陽16行,行35字,有界格;碑陰15行,行25字,有界格。共827字。其書法筆致方整樸厚,點畫富于變化。額陽文篆書10字。通碑字跡清晰,是建國以來發現的最為完整的漢碑,原碑現藏天津市歷史博物館。
中文名
鮮于璜碑
時間
東漢165年
字數
總計827字
類型
碑刻
出土時間
1973年5月
《史晨碑》 兩面刻,碑通高二百零七點五厘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點五厘米,寬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二點五厘米,無碑額。前碑全稱《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刻于東漢建寧二年(169)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末行字原掩于石座中,舊拓多為三十五字,新拓恢復原貌三十六字,字徑三點五厘米。碑文記載當時魯相史晨及長史李謙奏祭祀孔子的奏章。后碑全稱《魯相史晨饗孔子廟碑》,刻于建寧元年(168)四月。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此碑為東漢后期漢隸走向規范、成熟的典型?,F存山東曲阜孔廟。
中文名
史晨碑
別稱
《史晨前后碑》
高度
一百七十三點五厘米
刻于時間
東漢建寧
安徽蕭縣人
師從著名書法家姜秀真、胡抗美、曾翔先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國家畫院胡抗美.曾翔工作室成員
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宿州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
宿州印社副社長
蕭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蕭縣青年書畫家協會副主席
十月書會主創成員
北京大澤堂書畫院副院長
首屆安徽書畫年度人物
宿州市一屆青聯委員
蕭縣政協委員
墨品定制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