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子(富書專欄作者)
地鐵上,一個孩子在媽媽的懷抱里睡著了。
只見媽媽一只手抱著孩子,另一只手捧著小鞋子,因為她擔心孩子踢到別人,也不愿讓孩子的鞋子弄臟鄰座乘客的衣服。
直到下車前,這位媽媽一直保持著這個動作,這個小小的舉動,讓人又暖心又難忘。
不得不說,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你的教養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見過的風景。
陳丹青曾說:
所謂教養,就是細節。
它就藏在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中,與他的身份沒有任何關系。
但卻能讓一個高貴的人愈加光芒耀眼,也會令一個平凡普通的人灼灼生輝。
最好的教養,就是對他人的體諒和尊重。
有教養的人
會為別人著想
松下幸之助80歲的時候,有一天和5位朋友去一家很有名的餐廳吃牛排。
朋友們吃得非常滿足,吃完飯后,松下幸之助請服務生叫來主廚。
服務生有些吃驚,跟他確認:“你確定是叫主廚,不是叫經理嗎?”
松下就是要找主廚,主廚來到后有點激動,沒想到,松下幸之助對他說:
大家都把牛排吃完了,而我自己盤中這份只吃了一半。
不是因為味道不好,而是因為我已經80歲了,胃口小了。
特意當面告訴你,是擔心你在廚房看到剩下的牛排也許會傷心。
號稱“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會想到旁人想不到的細節,如此貼心地對待一位廚師。
松下幸之助不是因為自己是大人物而如此謙卑,相反,正因為他處處為別人著想,才走到如今的位置。
不僅在生活中如此,在經營企業的時候他更是真心替顧客考慮,事業亦大獲成功,他被封為“經營之神”可謂實至名歸。
有教養的人,往往懂得換位思考。擁有同理心,意味著能夠體會到別人的感受。
拿破侖說過:“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位置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并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
最好的教養,是會為別人著想。
你的真誠,會換來同樣的真誠。相反,虛偽、欺騙、耍小聰明或許會占到小便宜,卻無法得到真正的認可。
有教養的人
懂得放低姿態
職場觀察類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中,柴律師向實習生道歉的那一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八位實習生來到律所上班20多天,這次柴律師負責發布課題。他召集實習生們,發布了“訴訟可視化”的任務,要求在當天晚上7點前交作業。
上午,實習生們兩兩分組后,柴律師走到他們的座位,告訴他們這次課題的重點是抓主干,注意呈現的形式很重要。
等到八位實習生晚上做匯報的時候,呈現的形式大同小異,更多的還是在描述案件細節,沒有達到“訴訟可視化”的要求。
經過慎重考慮,柴律師發郵件公布了結果:這次考核,各位實習生都沒有成績。
隨后,大家在會議室集中,柴律師向實習生們緩緩地鞠躬,道歉:
我覺得我還是比較自責,可能是上午發布課題的時候,我做的還不夠。
沒有真正地讓你們理解到訴訟可視化到底是什么。
作為今天發布課題的帶教律師,我向大家道歉。
實習生們紛紛搖頭,其實我們作為觀眾,看到這么資深的領導向實習生道歉,都感到很震撼,更不用說幾位新人在現場受到的沖擊之大。
畢竟我們很少看到上司向下屬道歉。
藍盈瑩不由得感嘆:“我想他們這輩子都會記住“訴訟可視化”,他們遇到這樣的領導真是太幸運了?!?/p>
其實柴律師之前已經特意跟每組實習生解釋過課題的重點,但是他依然選擇自己承擔責任,沒有將就地在矮個子里面選高個。
當天晚上回到宿舍后,幾位實習生都熬夜加班,重新提交了報告。不用說,第二次的作業顯然有很大的進步。
柴律師道歉之后,實習生們也開始反思自我,明白了自己要承擔的責任。
主動道歉一點也不丟人,反而詮釋了什么是擔當,一句真誠的道歉,透露出最好的教養,也散發著人格魅力。
赫拉克利特曾說:“教養是有教養者的第二個太陽。”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把姿態放得很低。
認知水平越高,越懂得謙卑。因為懂得從更高的層面審視自己,不以自我為中心。
他們善于自我反省,不過多糾結對錯,不以自己的面子為重,在職場中能夠與人協作,也有相應的影響力。
你的教養
就是你的名片
或許你可以假裝富有,假裝高貴,假裝博學,卻無法假裝有教養。
一個人的教養,在細節處展露無遺。刻在骨子里的教養,藏不住,也裝不出。
作家笛安有這樣一句話:“教養,這個東西就像血管一樣??梢员P根錯節地生長在一個人的血肉之軀的最深處,不可分割?!?/p>
曾看到一則新聞,深圳某書店,一位渾身名牌的闊太對陌生的小姑娘破口大罵,一直罵了十幾分鐘。
到底發生了什么讓這位女子如此憤怒呢?
原來,這位闊太帶著小孩來到看書區,孩子的吵鬧聲影響到了其他顧客。
于是,一位正在寫論文的女該就走上前來提醒,不料卻捅了馬蜂窩。
然后,闊太拍桌而起,伸手指著女孩開始瘋狂謾罵,還炫耀自己老公是副教授…女孩終于受不了起身離開,結果闊太竟然追出書店,拽著女孩繼續罵。
目擊者說:“闊太一身名牌,包包是Gucci的,鞋子是菲拉格慕,衣著光鮮?!?/p>
網友評論:“穿再多名牌也蓋不住粗俗的本質。”
不得不說,絲毫不顧及他人的行為,真的很可怕。一個人飛揚跋扈的樣子,著實丑陋。
高聲罵人,暴露的是低素質。
心理學有一種鄧寧-克魯格心理效應,簡稱“達克效應”,就是說:能力低的人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容易高估自己。
高估了自己,就容易看低別人。
自以為高高在上,用囂張和傲慢展示優越感。殊不知,這樣的優越感來得毫無意義。
有句話說得很好:“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些人很有文化但沒教養;有些人沒有多高的學歷卻很有教養。”
教養和身份無關,和財富無關,和學歷無關。你的教養,就是你的名片。
所謂教養,就是細節
最真實的教養,全在不經意的細節里。
知乎上有一則提問:“女生哪個瞬間讓你覺得很有教養?”
一個高贊的回答是這樣描述的:
“偶爾借我充電寶,還我的時候一定是充滿電的?!?/p>
“用完別人的電腦,原來怎么樣,用完還是怎么樣?!?/p>
“下雨天收傘,怕雨水甩到別人身上,都往自己肚子上頂?!?/p>
余世維在《管理思維》中提到過,他有一個習慣,每次出差離開酒店的時候,他都會把被子整理一下,把桌面整理一下,盡量恢復到入住前的樣子。
他說:“這樣做的話,保潔阿姨就沒有那么辛苦?!?/p>
其實他甚至沒有和保潔阿姨見過面,但他依然堅持這樣做。
西塞羅曾說:“教養之于心地,猶如食物之于身體?!?/p>
什么是教養?
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尊重每個人、尊重規則,體會到別人的不容易。
溝通大師吉拉德說:“當你認為別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樣重要時,氣氛才會融洽?!?/p>
善待他人,尊重他人,不需要做出多么偉大的事。
你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藏著你的教養。
真正有見識的人,往往謙遜而低調,讓人覺得溫暖。給予別人溫暖的人,將會收獲同樣的溫暖。
一個有教養的人擁有同理心,善于站在對方的立場處理問題。
和一個有良好教養的人相處,會感覺如沐春風。讓人舒服的人,亦可以收獲同樣的舒服。
細節處藏著教養,謙卑時方顯高貴。
余生,請從細微處做起,學會換位思考,放低姿態,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更從容地生活。
作者簡介:金子,富書專欄作者,愛閱讀,愛寫作,相信文字有溫暖人心的力量,相信改變會發生,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知乎@富書,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