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繼續選修新網師心理學課程,在微信群有學友吐槽:買完發現好大一本,對于不是心理學專業的我來說,不知道如何下手。
我思忖著,到底是多大一本呢?過幾日我訂購的指定教材書到了,學友的話真沒夸張,我將它與上學期的《教師要懂的心理學》并排放一起,哇塞,不比不知道,好大一本書!這么大“冷饅頭”該怎么啃?原來在23秋季的心理智慧課上收獲滿滿的自信,此刻迅速冷靜收縮,作為英語教師,如何在好大一本跨學科書籍前繼續保持活躍的思維并取得優良成績呢?我有點猶豫,一把年紀是不是適合而止,獲得一次優秀證明該知足了呢?現在退到中學英語課程群還來得及,可我對于逆向設計的內容不感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于是又回到心之向往的心理課程,重新聆聽課程介紹直播課,用心地感知心理學講師一來自復旦的丁耘教授(化名)的授課內涵,具備扎實的心理學知識和真誠的學者風范是我感知到的丁教授第一印象。學習的機會難得,什么都別想,讓時間來解決眼前好大一本書的壓力,我期待,在講師的引領下,在課程助理和眾學友的互幫互助中,那些橫亙于眼前的暫時困難終將被一一克服。
好事多磨,就在我集中精力預習好大一本時,忽視了身邊的年邁母親,等到發覺她的腿走不動仍勉力自理生活,我愧疚難當,我我知道五十歲的女人肩挑重任,須調理好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當即調整我的學習目標,不求優秀但求良好,讓工作、學習、生活的各方面相匹配,和諧共生,才配得上“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先生首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