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自網絡,與內容無關
孫阿姨是我們家的鄰居,她長相端莊,濃眉大眼,一看就是那種旺家族的女人。
孫阿姨嫁的是鄰居阿亮,阿亮有一個忠厚正直的哥哥阿杰,兄弟倆相依為命。母親很早以前就已經過世,那一年父親去世時,臨終拉著阿杰的手,要阿杰照顧好阿亮。阿杰含淚答應。
阿杰是一個三十歲的單身漢,為了給弟弟阿亮娶媳婦,起早貪黑,什么臟活重活他都干,他給弟弟蓋了新房,買了家俱,然后,又傾盡所有幫弟弟娶了孫梅。
孫梅嫁過來去,賢慧又能干。按照當時農村的鄉俗,長兄為父,阿杰和阿亮吃飯時,孫梅要站在地上吃,那是為了尊重男權,但深明大義的阿杰卻說,咱家沒那么多講究,弟媳,你也一起炕上吃。
孫梅依舊不敢,阿杰覺的阿亮既已和孫梅成親,二人就該過自己的小世界,自己一個大伯子呆在中間,確也有諸多不便,于是阿杰便提出分家。
阿亮夫妻雖然不忍心,但也拗不過阿杰。于是,夫妻倆住在新房,而阿杰,便住進父親遺留下的一幢舊院子里。
阿杰念過書,有極好的修養,他懂很多道理,他的穿著永遠干干凈凈,他沒有一點不良惡習,和所有人比起來,他肯定是一個高尚又微波不驚的人。
阿亮結婚不久,就得了一種怪病,全身萎縮無力,躺在床上動不了,阿杰為了給阿亮看病,再次拿出自己不久前攢下的錢,四處求醫問藥,阿杰背著阿亮,跑遍大半個中國,后來,債臺高筑,阿亮總算保住了命,但依舊不能動,無力支撐一家人的生活。
那時候,阿亮兩個兒子已陸續來到這個世界,生存無疑成了最大難題,阿杰為了弟弟一家,依舊選擇不婚。他負起弟弟一家的養育之責,孩子年幼,弟媳要照看孩子,地里的活,便全部交由阿杰打理。
農活很繁重,阿杰有自己的土地,再加上弟弟阿亮家的,阿杰是拚了命的在做。農活之余,阿杰還外出打工賺錢給兩個侄子買奶粉,買營養品,在阿杰不懈的努力和奮斗下,孩子們迅速成長起來,而弟弟阿亮,也終于慢慢能夠走動,這樣過了十年,阿亮也像正常人一樣能夠自己養家。
但天有不測風云,不幸總是籠罩這個家庭。有一天,阿亮遭遇車禍,當場死亡。那一刻,如同天塌下來般,孫梅完全崩潰。
兩個孩子正是上學之時,再加上生活本就困難,這真是雪上加霜。孫梅患上重度悒郁癥,見什么砸什么,常常破口大罵,又或者大聲嚎哭,阿杰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阿杰再次承擔起兩個侄子和孫梅的保護責任。阿杰一遍遍安慰弟媳,開導她,鼓勵她,有孩子在,就一切都在,所有的希望都在,阿杰說,只要有我在一天,你們娘幾個就不會受苦。
阿杰是一個善良又高貴的人,他懂得親情,他也懂得距離。他把弟媳和兩個侄子看作自己最親近的人,但他干凈的心靈,從不作非份之想。在他照顧他們娘幾個的日子里,村子里也有閑語閑語,但阿杰和孫梅,清清白白,從不越雷池半分。
大侄子十六歲那年,考上了人人羨慕的好大學。但面對家徒四壁又身無分文的家,孫梅流淚了,而且,她也知道阿杰這幾年為了這個家,已經欠下很多債。她很絕望,就在這時,阿杰帶了很多很多錢,幾大撂的錢放在弟媳家說,這些,是以后給孩子上大學所有的費用,一定要讓孩子順利念完大學!
阿杰對侄子說,有大伯在,你就什么也不要愁,你只管安心念書。其他事,讓大伯來想辦法。
其實,孫梅不知道,那時的阿杰,已經完全山窮水盡,他把屬于自己的那套房子賣了,然后,搬到一家廢棄的小窯里生活。
孫梅很感動,那時病也漸漸好轉,她發誓,為了不辜負大伯子一片心意,一定好好培養這兩個后代。后來,二兒子也考上名牌大學。皇天不負有心人,阿杰兩個侄子后來又相繼有了工作,并有了不菲的收入。阿杰,終于可以告慰列祖列宗,也終于可以笑著對弟弟說,我完成了你臨終的托付。
人乃有情之物,相處時間久了,豈能不生情愫?在阿亮走后這相濡以沫的日子里,其實阿杰內心,也是喜歡孫梅的,或者親情大過愛情;而孫梅,更為了阿杰這一片日月之心,無私付出,心生愛幕。但阿杰和孫梅,選擇守護傳統美德。他們相敬如賓,正氣端莊,盡管好多人撮合他們,但阿杰卻始終不越自己心中的底線,他依然以大哥,以大伯子的身份,活在他們身邊。
阿杰,是千百萬農民中一份子,但他高尚又超越世俗的情感,是獨有的,又是神話般的。和那些紙醉金迷又心靈骯臟的俗人比起來,他不知超越他們多少倍。他可以用圣潔來形容,他是精神層面的高貴者,這樣心靈純潔的人,已經不多。
在這里,我為阿杰點一百個贊。
愿阿杰這樣的好人,有一個好的結局。愿世界,不要苛待了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