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前幾天偶然和朋友聊起了蘇東坡,想起早年間買過一本他的小品集《東坡志林》,至今還未細讀過,這幾天放假在家,正好了了這個愿。
? ? ? ?說實話東坡的隨筆我還真沒讀過幾個,平時有閑時也是讀他的詩詞散文。記得女兒上初中時讓我考她背誦,就是東坡的《記承天寺夜游》,當時只是覺得和他的詩詞比起來太淺顯了,適合初中生初識古文罷了。當時還對女兒說,東坡的詞最好,要在那上面下功夫,這篇文章讀讀罷了。女兒頗不服氣,嘟囔著,“我覺得好”,我笑了笑,還說“長大了才能懂”。。。
? ? ? ?這次翻來《東坡志林》,我最先找到了這篇承天寺。
? ? ?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 ? ?但這次再讀這篇僅僅85個字的小品,卻心境大變,讀出了不一樣的況味。東坡寫此文時,正值被貶黃州,名為團練副史,卻時時被監控被審視。他的身是不自由的,但是心卻能超出物外,不在枷鎖之中。人在低谷中,容易理解同命相憐的朋友。同樣被貶在黃州,張懷民與東坡彼此可以有最大善意的理解。命運變化無常,死生不能預測,聚散不可強求,難得瞬間有朋友同行。
? ? ? ?以前不理解,一件看起來極其普通、甚至有點閑得無聊的小事,為什么大文豪要特地寫一篇文章?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現在才明白,月色雖美,但缺少的是一個隨時隨地愿意陪你虛度時光的人。
? ? ? ?月色常有,竹柏常在,而知己難得。
? ? ? ?劉瑜說,如果要給美好的人生一個定義,那就是愜意。如果要給愜意一個定義,那就是三五知己,談笑風生。
? ? ? ?有這樣的知己,一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