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先生的書籍我已經看了三本了,特別喜歡他的阿米巴企業經營管理的方式,保持一顆“利他人之心”。
現在社會的浮躁人們已經無法再認真思考自己應該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忘記了“知足”,忘記了關愛他人,采取了利己主義的人生態度,最終迷失了自我,雖然我也在保持自我的生活方式,但看完這本書我也更加堅定了自我。
“人生于世,意義何在?”
宇宙存在的一切都有他存在的意義,我一直相信因果關系,事情的發生自然是它與你的緣分,好運該來時會來,壞事想躲也躲不掉,首先心善是根本。
森羅萬象、一切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哪怕是生長在路邊的一株雜草,滾落在街邊的一粒石子,也因為具有存在的必然性而存在著。
世間萬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我們人類的存在對于宇宙來說可能只是一個分子,微不足道,但人類也是整個宇宙中必不缺少的分子,一切的產生都是必然的,不是隨緣的。
在我的意識里每一個人的相遇都是必然的,因為緣分注定你們相遇,每一件事的發生無論好與壞也是必然的,雖然與我們自身決定有關,但是決定的結果也是不知不覺就會發生的,縱使后悔也改變不了,一切的根源都是有意志的存在的,因此人類肉體的死亡不代表真正的死亡,意志依舊存在。
失敗亦成功
失敗,是我們一路走來幾率最大的結果,失敗是提升自我心性的最好的方法,從而給予我們心性的嚴峻考驗,從而從痛苦的深淵中崛起,繼續堅持自我的目標,開創自我。
成功,偶爾的小成功當然也是有的,我們不僅會經歷失敗,成功也會有,但成功也是非常考驗自我意志力的結果,成功會造就我們心性的善良或腐敗。
成功會造就一個人得意忘形、傲慢不遜,從而因成功而墮落,俗不可耐。成功也會造就另一種人卻領悟到成功并不是只靠自己個人的力量,因而更加努力去,在這過程中繼續提升自己的人格。
“心性、品格和人格”
我在踏入社會以來一直都覺得遇到的人都特別好,遇到了很多貴人的幫助,現在的我雖然事業上不成功,但是作為一個人還是比較合格的,一路到今,遇到的長者都會教導我如何為人處事,無論遇挫或成功都以平常心對待,都以善出發。
一直堅持著心性的純良,好的品格塑造好的人格,無論是今生今世,還是來世,都與當下“心性、品格、人格”相關,今世的不端,下世也會償還,為了自己也為了后世我也會秉承自己的善念,相信大家也會認真對待自己的生活,認真過好自己的一生。
“因果報應的法則”
這個法則真的很神奇,我在起初上學時期還不是很相信這個,覺得真的像大家所說的迷信,后來踏入社會經歷了一番工作的磨煉,發現世間萬物善惡都是輪回的,行善必然會有善報,作惡終會食其惡果。
在我身上我就覺得有驗證這些法則,每當我說一句別人的不是時,下一秒不是磕著哪了,就是事情做錯被領導罵了,瞬間就覺得自己做錯事了,下次不能多說無益的話了。但是從我進入大學以來無論遇到的老師,還是同學,還是踏入社會遇到的人群,都是非常的真心待我,我相信是我平時真誠相待換來的,也是平時善事積累的回報,即使有挫折,也會及時有貴人相助。
因此我堅信因果報應的法則,也相信這個社會如果人人都向善也許真的就太平了,即使周邊環境影響再不好,我也要做我自己一心向善,奮斗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