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來吃粥嘍!”姥姥邊喊邊揭開鍋蓋,那濃濃的臘八粥香便氤氳了整個屋子,仿佛隨便抓一把空氣都是濃濃的臘八粥香。10歲的我往往會光著腳搶著端起一碗粥,忘記還有洗臉、刷牙、梳辮子這回事。
獨在異鄉,當我端起10多年后這碗粥,那種溫暖一直從雙手暖到心里。
腦子里回放著記憶里關于姥姥家的畫面,小鎮上的兩間小瓦房,背靠山,前鄰水,院里栓了只大狼狗......一碗粥下肚,腦子里已經有了點子,就用煮臘八粥的五谷雜糧,貼一幅姥姥家的小屋。雖然姥姥早就搬到城里,小屋已空置多年,但腦子里只要浮現出這座記憶里的小房子,嘴角便不自覺的上揚。
準備材料
五谷雜糧,相框,硬紙板,麻繩,白乳膠,鑷子
還有一幅記憶里的畫面
1.把腦中的畫面用簡筆畫了出來。
2.根據相框大小裁剪硬紙板,再把畫描上。
2.較精細的小狗用了黑芝麻粘貼
4.先涂上白膠,再用鑷子尖暈開。
5.然后就是耐心活了,鑷子夾著芝麻,一顆顆貼上把小狗的輪廓填滿。
6.糙米勾了小屋的輪廓,細小的窗子還是用了小小的黑芝麻。
7.喜慶的紅豆做了房頂,樹干。幾顆黑米碼成了煙囪。
8.屋后的大楊樹用黃豆和綠豆碼起來。
9.用大米把房子填滿了。
10.屋后的山也用了綠豆。
11.黑米、黑豆,在屋前支起個大燈籠。金黃的小米鋪了一院子。
12.用顏料把燈籠涂成紅色,真是喜慶哈。周邊再碼上一圈麻繩。
13.裝上相框,姥姥家的房子就這樣從腦子里的一個畫面,變成了一幅畫。
這個臘八,喝粥,貼畫,憶童年......
你,也有記憶里的臘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