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幾乎沒看過書,只是每天做飯時勉強的在聽《人性的弱點》,里面有一個觀點:每天都是又一個重生日。我想,我也可以這樣過。《愛彌兒》看了幾年了還在最初的那幾頁停留著,感覺看不進去,這幾天開始硬著頭皮往下看。昨天過得比較充實,上午去練車,下午一直在看書,終于看進去了,也做了一些摘錄:
1、人們一發現他們很遲都還不能講話,是深感不安的,因此就煞費苦心地教他們講,結果,比教那些很早就能咬清音節發音的孩子,花費的氣力還多;這種不適當的急躁的做法,將大大地使孩子講話講得很亂;只要我們不那么著急,他們是有時間練習講得更完善的。有些孩子,由于你硬要他們說這說那,結果,使他們既沒有時間好好地學習發音,也沒有時間把你教他們說的話好好地拿來想一想;如果不這樣做,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學習,他們首先就會練習最容易發的音;在逐漸加上用手勢向你表達這些語音的意思的過程中,他們就會向你說他們的話,而不說你的話:這就可以使他們只有在把你教他們的話弄明白以后,才會學它們。由于他們不急急忙忙地就把你教給他們的話拿來使用,所以他們開頭要細細體會一下你所說的話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有當他們認為已經把其中的意思弄明白的時候,他們才會采用。你們十分急躁地要孩子還沒有到年齡就學會說話,其最大的壞處,不在于你們最初向他們所說的話和他們自己開頭說的那些辭兒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思,而是他們所理解的意思跟我們的不同,而且,我們還覺察不到其中不同的地方;以至在表面上看來,他們好象是回答得非常正確,其實他們并沒有懂得我們的意思,而我們也沒有懂得他們的意思。我們有時候對孩子們所說的話覺得驚奇,通常就是由于這些模棱兩可的話引起的,我們認為他們的話里有某種意思,其實他們所說的不是那個意思。我覺得,正是由于我們在這方面沒有注意到我們所說的辭句在孩子們聽來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才造成了他們最初的錯誤;這些錯誤,即使在得到糾正以后,也將影響他們一生的性情。(摘自《愛彌兒》)
2、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狀態,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別就愈小,因此,他達到幸福的路程就沒有那樣遙遠。只有在他似乎是一無所有的時候,他的痛苦才最為輕微,因為,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東西,而在于對那些東西感到需要。
3、當你試圖說服你的學生相信他們有服從的義務時,你在你所謂的說服當中就已經是攙雜了暴力和威脅的,或者更糟糕的是還攙雜了阿諛和許諾的。因此,他們或者是為利益所引誘,或者是為暴力所強迫,就裝著是被道理說服的樣子。他們同你一樣,很快地看到服從對他們有利,反抗對他們是有害的。但是,由于你強迫他們做的盡是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由于照別人的心意辦事總是挺痛苦的,因此,他們就悄悄地照他們的心意去做,而且認為,只要你不發現他們是陽奉陰違,他們就可以大做特做,而一旦被發現,就準備認錯,以免吃到更大的苦頭。為什么要服從,在他們那個年齡是不能理解的,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人能夠使他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不過,由于害怕受到你的懲罰和希望得到你的寬恕,由于你再三再四地強迫,硬要他們答應,所以弄得他們只好你怎樣說就怎樣承認;你以為是用道理把他們說服了,其實是因為他們被你說得挺厭煩和害怕了。這樣一來,將產生什么后果呢?第一,由于你把他們不能理解的義務強加在他們身上,將促使他們起來反抗你的專制,使他們不愛你,使他們為了得到獎勵或逃避懲罰而采取奸詐、虛偽和撒謊的行為,最后,使他慣于用表面的動機來掩蓋秘密的動機,從而在你自己的手中學會不斷地捉弄你的手段,使你無法了解他們真正的性格,而且一有機會就用空話來對你和別人進行搪塞。
要按照你的學生的年齡去對待他。首先,要把他放在他應有的地位,而且要好好地把他保持在那個地位,使他不再有越出那個地位的企圖。這樣,就可以使他在不知道什么叫睿智的行為以前,就能實踐其中最重要的教訓了。千萬不要對他采取命令的方式,不論什么事情,都絕對不能以命令從事。也不要使他想象你企圖對他行使什么權威。只須使他知道他弱而你強,由于他的情況和你的情況不同,他必須聽你的安排;要使他知道這一點,學到這一點,意識到這一點;要使他及早明白在他高傲的頸項上有一付大自然強加于人的堅硬的枷鎖,在沉重的生活需要這個枷鎖之下,任何人都要乖乖地受它的約束的;要使他從事物而不從人的任性去認識這種需要;要使他了解,使他的行動受到拘束的,是他的體力而不是別人的權威。凡是他不應該做的事情,你也不要禁止他去做,只須加以提防就夠了,而且在提防的時候也不用對他解釋其中的道理;凡是你打算給他的東西,他一要就給,不要等到他向你乞求,更不要等到他提出什么條件的時候才給他。給的時候要高高興興的,而拒絕的時候就要表示不喜歡的樣子;不過,你一經拒絕就不能加以改變,盡管他再三糾纏,你也不要動搖;一個“不”字說出去,就要象一堵鐵打的墻,他碰五、六次就會碰得精疲力竭,再也不想來碰了。這樣,即使在他得不到他所希望的東西時,你也可以使他心平氣和,覺得沒有關系,得不到也就算了,因為人在天性上可以安心地忍受物品的缺乏,但不能忍受別人的惡意。
我覺得,事事由他作主,反而比你作主要好一百倍。
不要對你的學生進行任何種類的口頭教訓,應該使他們從經驗中去取得教訓;也不要對他們施加任何種類的懲罰,因為他們還不知道他們的錯究竟是錯在什么地方;也不要叫他們請求你的寬恕,因為他們還不知道他們冒犯了你。由于他們的行為中沒有任何善惡的觀念,所以他們也就不可能做出從道德上看來是一件很壞的、而且是值得懲罰和斥責的事情。
你想用數不清的桎梏去束縛你的學生,結果反而使他們更加活潑;他們在你面前愈受到拘束,他們在你看不到的時候就愈鬧得兇,因為他們在可能的時候要撈回由于你管得太嚴而遭受的損失。
4、不僅不應當爭取時間,而且還必須把時間白白地放過去。
最初幾年的教育應當純粹是消極的。它不在于教學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惡,防止他的思想產生謬見。如果你能夠采取自己不教也不讓別人教的方針,如果你能夠把你的學生健壯地帶到十二歲,這時候,即使他還分不清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但你一去教他,他的智慧的眼睛就會向著理性睜開的;由于他沒有染上什么偏見或習慣,因此在他身上不會有什么東西能夠抵消你的教育的效果。他在你的手中很快就會變成一個最聰明的人;你開頭什么也不教,結果反而會創造一個教育的奇跡。你采取一反常態的做法,就可以把你要做的事情差不多都做得很好。由于大家不愿意把孩子教育成孩子,而要把他教育成一個博士,所以做父親和做教師的不論罵他、夸他、嚇他、教他、改他的缺點、答應給他東西和對他講道理,都操之過急,做得不是時候。你這樣做才能夠做得更好:凡事要做得恰如其分,而且,不要同你的學生爭辯什么理由,特別是不要為了叫他贊成他不喜歡的事情而同他講道理,因為常常在不愉快的事情中談論道理,只會使他覺得道理是令人討厭的東西,使他還不能明白道理的心靈從小就對道理表示懷疑。你必須鍛煉他的身體、他的器官、他的感覺和他的體力,但是要盡可能讓他的心閑著不用,能閑多久就閑多久。需要耽心的,是他還沒有判斷感情的能力以前就產生種種的情感。不要讓他獲得一些奇怪的印象;為了防止邪惡的產生,是不能那樣急于為善的,因為只有在他明白道理的時候,才能這樣做。所有這些延緩的做法都是有利的,使他大大地接近了最終目的而又不受什么損失;最后,還有什么東西是必須教他的呢?如果延到明天教也沒有什么大關系的話,就最好不要在今天教了。另外,從孩子特有的天資看,也可以肯定這個方法是有用的,要知道哪一種培養道德的方法最適合于他,就必須對他特有的天資有充分的了解。每一個人的心靈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須按它的形式去指導他;必須通過它這種形式而不能通過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對他花費的苦心取得成效。謹慎的人啊,對大自然多多地探索一下吧,你必須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學生之后,才能對他說第一句話,先讓他的性格的種子自由自在地表現出來,不要對它有任何束縛,以便全面地詳詳細細地觀察它。你認為這樣讓他自由是浪費了他的時間嗎?恰恰相反,這段時間是用得非常恰當的,因為要這樣才能知道怎樣在最寶貴的時期中不致浪費片刻的光陰;可是,如果你在不知道應該如何著手以前就開始行動,那么你就必然會盲目從事,容易做錯,不得不重新來做,所以,你急于達到目標,結果反而不如慎重前進的快。
5、在鄉村里,一個教師更能很好地安排他拿給孩子的東西;他的名聲、他的談話和他的舉止,將使他享有在城市中享不到的威信;對每一個人都有幫助,因而每一個人都感謝他,都想得到他的看重,都想在學生面前顯示一下老師是怎樣待他的;所以,即使他不改掉他的缺點,但至少會少做一些可羞的事情;這一點,正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不要把你自己的過失推諉給別人:孩子們固然要受到他們耳濡目染的壞事的敗壞,但同他們受你的教育不善的敗壞相比,在程度上還是要輕一些的。你為了向他們灌輸你所謂的良好的觀念,就成天講道說教,賣弄學問,結果,在灌輸你那個思想的同時,又把二十個一點價值也沒有的觀念灌輸給他們了:你盡管有滿腦子的想法,可是沒有看到在他們腦子中將產生什么效果。在你滔滔不絕地向他們高談闊論的時候,你以為他們一句話也不會聽錯嗎?你以為他們不會按他們的方式去評論你嗦嗦雜亂無章地講解的那些事情嗎?你以為他們不會從其中找到一些材料來形成一套他們所理解的東西,以便有機會的時候就用來反對你嗎?你剛才對這個小孩進行了一番教訓,現在就請你聽一聽他所講的話;讓他說,讓他問,讓他愛怎樣談就怎樣談,你馬上就會驚奇地發現,你所講的那番道理在他心中變了一個多么奇怪的樣子:他簡直說得亂七八糟、顛三倒四,使你生氣,有時候還提出一些料想不到的反問使你感到痛心;不弄得你啞口無言,就弄得你只好叫他停止講下去。這時候,要是他發現象你這樣一個愛講話的人突然沉默起來,他將作何感想呢?萬一他占了上風,并且明白他勝過了你,今后就不要提什么教育了;從這個時候起,一切都完了,他不但不受你的教育,而且還要盡量找你的岔兒。熱情的老師,你要保持純樸,謹言慎行。只有在防止別人對你的學生施加影響的時候,你才能采取行動,我以后還要不斷地重復這一點;如果可能的話,就連有益的教育也加以拋棄,以免把有害的教育授予他們。
6、如果你因為一時的激動,失去了你施教時應有的冷靜和穩重,你就不要想方設法地掩飾你的錯誤;你可以坦率地用一種溫和的責備口吻向他說:“我的朋友,你使我多么難過啊。”
7、年輕的教師們,我請你們想一想這個例子,而且要記著,在任何事情上,你們的教育都應該是行動多于口訓,因為孩子們是容易忘記他們自己說的和別人對他們說的話的,但是對他們所做的和別人替他們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