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工作的時候,日常內容的一個主要事項,就是幫領導整理數據,同時找一些參考資料。
有一次,boss讓我去調研一下中國普通白領的薪資結構分布情況。
拿到問題,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去百度和google。
結果到各大機構站點一頓折騰,差點淹死在信息海洋中,也沒找到合適的參考資料。
整整一天,我都泡在瀏覽器中,卻依然沒有交出有價值的成果。
從那時起,我就深感信息搜集能力,對于工作一族的重要性。
互聯網作為連接一切的關系樞紐,可以幫助我們叩開知識的大門。
然而很多人,卻依然徘徊在龐大信息庫的門口,僅能打開一道縫隙,隔門而視內在的輝煌。
所以,如果你想提高工作績效,更有效地達成自己的信息搜集目的。
一些方便而實用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我相信,通過簡單的學習,你會顯著改善這一塊的能力。
下面通過三個方面的內容,來闡述這一方法。
一、掌握一點搜索引擎高級語法知識;
二、了解一些有效的信息資源站點;
三、個人的一點小建議。
一、掌握一點搜索引擎高級語法知識;
“外事不決問百度,內事不決問基友”
在絕大部分場景中,搜索引擎支撐起了我們龐雜的公共知識體系。
這年頭如果不會合理利用搜索引擎,真的會被低效活活拖垮。
所以,掌握一點簡單的搜索語法,還是很有必要的。
鑒于天朝一堵高墻橫亙整個互聯網,所以Google的語法知識就不分享出來,以免大家看一堆雞肋。
下面就是一些常用的關于百度的搜索引擎語法知識圖譜。
怎么樣,是不是看著有點暈眩?
沒關系,這就簡單結合案例分析一下
假如boss要你找一份世界500強的企業榜單,你會怎么找?
90%的人都是這樣百度的:
于是你需要挨個點擊頁面,從網頁復制文字,獲得文本。
但是我們稍微對檢索語句加工下,如下所示:
怎么樣,第一行就是一份整理好的pdf文件了,是不是更省力一點?
上述只是一條單一的語句,如果把規則寫得稍多一點,便是下面這個模樣:
第一條就是我去年寫的一篇文章。
當然了,直接輸入關鍵詞 “簡書" "配圖",也是可以快速拿到結果的,這里只是展示一些規則。
通過檢索語句的有效組合,可以很好地幫你快速過濾雜質數據。
有些人覺得,這些語句太繁瑣細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答案就是百度高級搜索。
你可以定制搜索條件,效果與運用高級搜索語句差不多。
當然,搜索語法的自由度更高,效果更顯著。
二、了解一些有效的信息資源站點;
由于百度抓取的搜索結果,信息龐雜而純度不夠,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甄選。
所以很多人喜歡直接去一些資源站點。
這是一種很棒的方法,可以避開大量的信息噪聲,直擊目標。
不過這種方法對你資源儲備有一點點要求,你得知道哪里能挖到寶貝。
下面簡單列舉幾個:
1、果殼任意門:gate.guokr.com ??
果殼任意門里面匯總的網站種類繁多,但是又帶有強烈的果殼特色。雖然受眾面非常廣泛,但是氛圍還是以科學為主。如果需要找點學科資料,這里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2、YOUMEEK:i.youmeek.com
youmeek是一個良心站點。當你因找不到合適的信息而抓耳撓腮時,這些優質的垂直站點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花半個小時,熟悉一下網站的分類結構,以后要做點事情就相對簡單了。
3、AA:http://lackar.com/aa/
AA的分類比較廣泛,集合的網站都很不錯,值得花時間去體驗。在我的《六款堪稱神器的網站》中。有對AA的介紹,詳細信息此處不做贅敘,大家可以自行體驗,或者翻閱之前的文章。
4、設計導航:http://hao.shejidaren.com/
從素材到案例,從配色到工具,從設計到前端,這里便是設計師的夢幻網站
一個網站,便是一個世界。來設計導航挖點寶貝。你會有驚喜的。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過載與信息匱乏一樣有問題。過多的導航站點,反倒給日常工作帶來累贅,這便是選擇的煩惱。時間允許的話,找一兩個導航站,細致體驗下來,以后要找點資料,就不至于慌不擇路了。
由于各行各業對資料的需求不一樣,一篇文章肯定是不能覆蓋各類人群的需求。大家可以經常泡一些資源分享的圈子,比如豆瓣的網站推薦類小組或小站:
一段時間下來,你的網站信息庫就會慢慢豐盈的。
此外,大家可以重點關注這個知乎問題:在哪里能找到各行業的分析研究報告?
大神們合力構建了一個極其龐雜的研究資料網絡,可以把你的視野伸展得很開闊。
在我的《六大類常用的專業搜索工具》文中,也有大量的優秀搜索類網站,匯聚了相對全面的信息,大家可以同時參考下。
三、個人的一點小建議。
構建個人的信息收集網絡,需要從靜、動兩個方面入手。
從靜的方面入手,則主要是構建自己的信息搜索體系。
我個人有一個好習慣,就是喜歡整理零散的碎片信息。
比如,瀏覽某個網站時,作者提到的有關數據、工具、網站、應用、觀點等等,我都會將其分類整理到我的云筆記或網絡收藏夾中,比如,pocket、instapaper、印象筆記、有道云筆記等等。
有時,一些調研機構或者新聞網站會發布一些研究報告,我也會細致地把這些研究資料存到百度云里面,以備不時之需。
在日常中,用郵箱訂購有關公司的新聞報道,用Google插件跟蹤競品的產品動態,RSS訂閱某個內容社區的資訊等等,一段時間下來,都是一筆豐富的信息。
而這些,離不開長久的堅持。
而從動的方面入手,主要是找到合適的圈子或者專家。
互聯網作為一個海量的數據庫,雖然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但是在結構上,還是相對靜止的。
我們需要找到彈性更強一點的方式來彌補網絡檢索的不足。
這時候,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人,往往更重要。
現在的社交網絡那么廣泛,QQ群、微信群、朋友圈、知乎、豆瓣、簡書、quora、果殼等等,平時多留心關注一些特定的圈子,等到需要的時候,直接私信或者吼一聲,往往比你苦逼地找資料要更快。
最后再跟大家講一講上網時需要用到的一些快捷鍵。
這種東西無關緊要,但是掌握了之后,上網的速度要快很多。
快捷鍵并不復雜,常見的有這么幾個:
Alt+F4:關閉所有頁面
Ctrl+F4:關閉當前頁面
Ctrl+L:選擇網址欄
Ctrl+P: 打印頁面
Ctrl+H: 打開歷史記錄
Ctrl+F :頁內搜索
Ctrl+Tab:網頁切換
這里必須強烈安利一下Ctrl+F,可以直接在一個頁面上搜索特定的關鍵詞,功效與在excel中使用ctrl+F等同,避免無效的肉眼排查。
理論再多,不使用依然還是零。用進廢退在進化論上站不住腳,但是在學習領域,這是一條黃金法則。
告訴自己,每天努力一點點,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