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鎮,一如許多普通的小村鎮,這里的人們過著桃花源般美好而平靜的日子。在禮鎮,家家戶戶都種土豆,收獲的土豆一部分賣錢,一部分留下來做種子和享用。禮鎮的人們熱愛土豆,即使是永遠離開了禮鎮的人,也會將這鄉愁通過夢境捎給他的親人們。
在禮鎮,數秦山和李愛杰夫婦種的土豆最多,足足種了三畝地,每年秋收的時候,也自然是他們收獲最多。土豆不僅是收入的開源,也是他們日常的主要食糧。簡簡單單的土豆,蒸、煮、烤、炸、炒、調湯,花樣繁多,秦山夫婦,加上女兒粉萍,都是土豆的“死忠粉”。
秦山平時愛抽上兩口煙,因為吸煙過量常??人裕拮右矔r常抱怨得兩三天洗一次頭,不然受不了頭發上的煙味。就在初秋的時節,秦山吃土豆的時候突然咳嗽不止,甚至咳出了血。
妻子李愛杰感覺不妙,第二天就打點著和秦山進城看病,醫生告訴她,秦山的肺葉上檢查出的是腫瘤,建議他們去哈爾濱做進一步檢查。李愛杰懷著僥幸的心理,買了幾斤梨和丈夫回到禮鎮。
許是梨的止咳作用,當晚秦山不再咳了,但過了一周,秦山又開始劇烈咳嗽,這次他見到自己咳的血了,整個人一下變得僵硬麻木,好像預見了自己的死期。
李愛杰勸說丈夫去哈爾濱看病,兩人商量了半宿,最終決定第二天一早就出發。幾經輾轉,兩人來到哈爾濱的一家醫院,秦山當天就被收入院。過來幾天,檢查結果出來了,秦山是晚期肺癌,已經擴散。李愛杰聽到這個消息,好似陰霾遮住了陽光,內心猛地一沉。
盡管萬念俱灰,李愛杰還是打起精神,安慰丈夫說只是普通的肺病,還摘了一朵花帶給他。那天晚上,李愛杰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醒來,卻不見了丈夫的身影,她擔心丈夫已經知道病情,去自殺了。趕忙找遍了一切可以自殺的場所,江邊、鐵路和樹林,甚至還去寺廟問是否有人出家。
一直找到下午,李愛杰才發覺丈夫應該是回禮鎮了,一個要自殺的人,怎么會帶走飯盒、拖鞋和毛巾,于是她收拾一下,也回了禮鎮。趕回禮鎮時,正好是秋收的日子,李愛杰遠遠地就看到秦山貓著腰,在自家的地里收土豆,秋日的陽光照在身上,一派歲月靜好的景象,仿佛疾病的惡魔從未來臨過。
收完土豆,秦山的日子也所剩無幾。最后的時間里,他幾乎不能進食,但仍然時??粗拮?,眼里滿滿的不舍。一天晚上,秦山打開一個禮物盒,里面是一件藍色的軟緞旗袍,在黑夜里泛著溫柔的光。
秦山最終還是沒能熬過那個冬天,李愛杰謝絕了鄰居的幫忙,穿上那件藍色的軟緞旗袍,守著溫暖的爐火和丈夫,從晨至昏,從黑夜守到天明。秦山下葬那天,李愛杰拿來幾個麻袋,把里面裝滿土豆,覆蓋在丈夫的墳墓上,洋溢著豐收的溫馨氣氛。
李愛杰在丈夫的墳前停留許久,待要離開的時候,一個圓圓胖胖的土豆從墳上滾落下來,停留在她的腳邊,仿佛一個孩子渴望母親的親昵,李愛杰柔聲說道:還跟著我的腳呀?
《親親土豆》是遲子建關于鄉野生活的一篇作品,里面描寫了美麗的鄉村風光,淳樸的鄰里情誼,以及纖塵不染的愛情,這些都寄托在土豆這一載體之上,通過土豆,我們看到了即使在工業化的社會,禮鎮仍然是人們心中的一片凈土,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更多的是溫情。今日,土豆花開,君歸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