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史鐵生曾說:
拖延的最大壞處還不是耽誤,而是會使自己變得猶豫,甚至喪失信心。
不管什么事,決定了,就立刻去做,這本身就能使人生氣勃勃,保持一種主動和快樂的心情。
確實,拖延特別耗精力,雖然你當時沒有行動。可你的腦子卻在運轉——為了拖延而花時間找理由。
不要覺得這費不了多少事。因為你先要評估這事情的難易以及自己的喜歡程度(當時不想做,要么是太難,要么是自己不喜歡做)。然后你會給自己個指令,比如:明天再說。
雖然現在不用做了,可它卻成了一個負擔,讓你在做之前一直惦記著。很不爽。
減少拖延的方法,專家們介紹過很多。我覺得最簡單有效的是這兩個:
1、5分鐘內可以處理的事馬上就做;
2、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列入清單。
這樣,很多小事就不會再拖延,而重要的事交給清單,也可以減少大腦的負擔。
當然列完清單,不能扔在一邊不管哈。還需要寫出截止日期,安排進日程。
試試這兩點,我親測有效。
最后再補充一點:
如果你正在做事,突然想起一件5分鐘內可以完成的事,也不必馬上去做。只要把它記在手邊,最好是記在一下專門的“臨時清單”中就好。
這樣做的好處是:
1、不會忘記;
2、如果眼下有幾分鐘的空,可以從中挑選事情去完成。